


老领导真情回顾 集众智创新发展
南石医院晋升三甲暨油田分院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召开
3月6日上午10点整,来自河南油田卫生系统、勘探局、石油二机厂的近30余位离退休处级以上干部欢聚一堂,共同回顾南石走过的45年风雨历程,共议南石未来发展方向。
座谈会上,南石医院赵俊祥院长首先向大家讲述了南石人创“三甲”的艰辛。1500名员工加班加点,专门成立三甲办公室,针对新三甲636个条款,逐条分解,分包到人,严格考核,很多员工面对看似无法实现的目标,都是含着泪水向前奔跑。两年的不断学习、整改、提升,最终使该院成为了南阳医疗洼地的“珠穆朗玛”!
油田分院发展值得“点赞”
10年前,赵俊祥院长抱着“医院诞生于油田,要更好服务油田”的想法,组织医务人员在油区开办分院。现已经发展成业务用房面积3500平米,含内科、外科、脑血管科、儿科、脊柱关节科等多学科的二级医院。医院开设床位120张,业务技术人员11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20余人。
分院拥有东芝螺旋CT、新高益0.35T核磁共振、新高益数字化X线摄像系统、万东500MA数字胃肠机、GELOGIQC9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自动血球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流变、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优利特11项尿液分析仪、耳鼻喉内窥镜等大中型医疗检测、治疗设备。
分院除了吸纳市中心医院高振英等一批退休老专家坐门诊外,十年间,以总院心脑血管中心、骨病中心、儿科、眼科等为代表的专家也每周到分院上门坐诊,使分院日均门诊量达到近600人次,大大缓解了油田职工“看病难”的问题。
总院业绩骄人,引异地同行“取经”
南石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座谈会上,离退休干部争相发言,有人指导、有人感谢、有人寄予希望、有人以南石为荣……他们亲眼看着南石医院从山沟里的卫生所,一步步发展成国家最高等级医院,成长为中石化系统改革改制的特例,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南石医院总院坐落于南阳市区西南部,是一家专科特色突出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在中州西路南北设两个区,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现有员工1500多名,开放床位1200张,60个临床科室,年门诊量50万人次,出院量5万人次。拥有GE公司PET-CT、东芝64排CT、GE16、双排CT、1.5MR(磁共振)、0.5MR、0.35MR、C-60精确放疗系统、直线加速器、大型C臂介入治疗系统、四维彩超、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高压氧舱等大中型设备300余台套。
特别是自去年6月份通过国家三甲评审后,来自湖北襄阳、河南郑州、平顶山等异地同行多次到院“取经”;“三甲”授牌仪式后,南阳市副市长刘树华在南石调研后说:“要快速组织全市大小医院到南石参观学习,这里的管理服务理念在南阳确实领先!”
在座的每一位老领导,他们在看到、听到南石今天的骄人业绩后,更是兴奋。他们对南石医院的感情是纯粹的,是一生不变的,每一句话都说得实在、到位,都发自肺腑。
德高望众已经87岁高龄的河南油田党委书记石万福第一个发言,他为南石医院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感到惊叹,对取得了“三甲”成果表示祝贺,对油田分院十年来为油区职工家属及周边百姓所做的贡献感到欣喜,他希望南石医院要发展和提升并重,把握好当前国家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支持,在迅猛扩张中,以提高医疗技术为核心,以温馨服务为宗旨,以提升管理为根本,以积极的心态推动医院和谐发展,让各个层面的患者都满意。
“改制那年,医院总共150余人,为了一个目标,坐在一条船上,启航驶入大海,遭遇什么样的狂风,抵挡什么样的恶浪,一切都是未知数……”原河南油田纪委书记张国全饱含深情地回忆改制初年的无奈,如何从灾难般的怨恨中走出来?这需要怎样一个有胆有识的带头人?!
知己知彼定乾坤,勇者无惧创奇迹
座谈会上,听到的最多一句话是:赵俊祥是个具有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千方百计谋发展的优秀领导人!据原石油二机厂华伟棠厂长讲,那时,整天谈要办一流工厂、一流医院、一流合作企业……现在只有医院“一流”了。
说起医院这个成功的典范,就不能不“解剖”带头人--赵俊祥。
赵俊祥,一个学术型烧伤专家,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医院广阔的前景和发展后劲,主动请缨,以勇者无惧、知己知彼的心境谋局而动,带领大家披荆斩棘,避险难,走坦途,在最短时间内把南石医院推向区域医疗至高点。他成就了企业,也证明了自己。
曲线救国,不达目的不罢休。“那一年,外出学习没有录音机,赵院长给车间的职工商量,给他们熬绿豆茶喝换了个录音机……”南石医院院长赵俊祥喜欢把精彩的故事埋在心里,很少讲“过去”,他满脑子都是医院的现在和未来。可是,与会的元老们,还是偶尔透露了他当年鲜为人知的“金点子”。
有谋有胆,敢于冒险。“烧伤的开展,除了我看到这类病人极度痛苦之外,更源于一篇由《光明日报》刊发的报道‘一个科技流浪汉的遭遇’的文章,它报道的是一名医生潜心研究出治疗烧伤的新方法和药物,但由于颠覆了传统的所谓权威治疗方法,遭遇各方面非议、压制的事。而它的治疗理念也是我正在探索的,我就立刻去北京找到了他,连夜交流,这位医生崭新的烧伤治疗理念深深折服了我,但对方要3万元专利费。”说起此事,赵院长总能回忆起当年这一幕的细节。因为,3万元,于80年代的他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结果是,赵院长托遍北京关系,最终凑够钱,背了5箱药品和“专利”回来。人们都说,这种勇气和胆量,他有!
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勤于学习不囿于经验,思维超前,对新生事物的接纳能力与年轻人同步,这是医院人员对他的评价。
“我们要好好研究80、90后的思想,他们将代表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赵俊祥院长在会前与退休老干部沟通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超前的思维和决策,决定医院的各项工作总能走在同行业的前头。
2012年,南石医院荣获“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早在1999年医院在南阳市率先开展使用微机办公,处理财务报表及信息数据查询,逐步实施信息化改造。2002年,医院再次划拨大量资金,全面推信息系统管理,实现了院内局域网建设,将临床医技科室、药房、药库全面联网,医院数据运用统一存储模式。经过10年来的筹建,目前已顺利建成一体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了HIS、LIS、OA、PACS、合理用药、EMR、“一卡通”、体检系统等36个模块,开通使用近400个工作站,做到了信息完全共享,并无缝接入了院内网站、院内即时通讯、数字化图书馆、无纸化办公系统,实现了和下属两个分院、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联网,优化了病人就医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方便了群众就医。
做“医养”结合的先行者,反哺社会
“南石医院有今天的业绩,是油田领导理解、关心、支持的结果,我们也会想办法给油田退休老同志们一个惊喜。”赵俊祥院长说。
2012年,南石医院在南院划出一定区域开始搞“医养”试点,组建老年康复护理院,到2014年,该区域床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入住人员要排队预约。
基于“医养”结合试验的成功,现已摸索出了科学的服务流程及成熟的护理技术。春节前夕,南石医院决定把“医养”结合的成功经验率先向油田移植。一期在油田区域规划开建一个大型智能化老年康复护理院,主要服务油田失能、半失能老人,让他们在不离开“家”、不离开亲人、朋友的生活圈里安享晚年。二期“医养”结合将借助南石总院雄厚的医疗实力,把目前的老年康复护理院进行扩容改造,专门接纳失能老人及患者,为社会及家庭减轻护理负担。
“南石医院一期、二期‘医养’结合的庞大构想,实在让人振奋,我们应该都能赶上入住。”原河南油田工会主席彭生明说,现在他每年都要在南石医院住两次院,对这里的医疗质量和服务非常满意。原石油二机厂厂长付兴旺说:在南石查的心脏CT直接快传到北京完成远程会诊,20分钟结果就出来了可直接到北京就医……
冲顶“三甲”之后的南石医院,“医养”结合有望成为她发展史上的又一轮魔力之光!
▲油田分院成立10周年座谈会现场
▲原河南油田党委书记石万福
▲原河南油田纪委书记张国全
▲原河南油田总会计师李清亮
▲原河南油田工会主席彭生民
▲原二机厂厂长华伟棠
▲原二机厂厂长付兴旺
▲原河南油田卫生处处长陈中先
▲河南油田副总工程师杨林
▲南石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赵俊祥
▲部分总院坐诊专家在油田分院十周年庆现场义诊
▲坐诊专家脑血管病中心魏春华主任为油区基层医生健康讲座
▲官庄工区南石医院十周年庆典现场
▲南石医院总院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