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23日,在8.25日全国第二个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南石医院儿童康复科组织科室所有康复病人分批次宣讲残疾预防的知识。
同日组织科室医护人员深入南阳市福利院,对福利院工作人员讲解残疾预防知识,介绍残疾预防方面的相关法规,并对福利院残疾患儿做健康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对福利院保育员详细讲解了如何努力减少伤害致残的措施,得到了福利院的好评,宣传意义很大。
并针对“残疾预防日”宣传重点,通过社区、商铺等电子显示屏进行“残疾预防日”宣传口号和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的滚动宣传。
通过此次活动,更好的营造了关注残疾人、做好残疾预防的良好氛围。
相关知识介绍:
什么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为什么说残疾预防要从每个人做起?
在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有些人存在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障碍、听说障碍、精神情感障碍、智力障碍、视力障碍等。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1名残疾人。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可能导致残疾的因素,有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是客观的必然。但不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措施,当今全球仍未解决预防残疾的全部问题,国际上残疾人比例通常达到10%~15%。
慢性病致残人数众多且多数发生在老人人群
我国约75%的残疾人是后天获得性因素致残,其中超过80%是因病致残。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员王卓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我国约56%成年残疾人是慢性病导致的,且多数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新生儿出问题是残疾预防重点之一,孩子有任何异常都要交由医生诊断
现在,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新生儿的问题也受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新生儿问题是河南省残疾预防的重点之一,目前省政府已经将儿童的出生缺陷以及新生儿的疾病致残纳入政府民事工程。
最近数年,我国新生儿和高龄产妇数量都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高危新生儿比例也在不断提高。针对新生儿存在的一些征兆,很多家长都无法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缺氧、是否具有出生的五险因素,如果出现其中任一情况,必须要马上进行就医。另外一点,新生的宝宝如果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哭闹,或者拒绝哺乳的情况,这些都可能是孩子存在高危因素的一个征兆,只要发现和正常情况下有区别,都要及时就医,让大夫去判断孩子不正常行为的原因。
例如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一些家长因为不了解,自行将病理性黄疸当成生理性的进行处理,而不是第一时间就医,就导致新生儿后期发展成胆功能脑病,这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只要家长有足够的意识及时将孩子送给专业的医生去判断,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会进行有效避免。
完善医疗保障、增强民众残疾预防意识、改善康复服务。残疾预防关系你我他,让我们携手推进残疾预防,建设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