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感动西安“百姓英雄”

发布时间:2010-06-14 浏览次数(4637)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感动西安“百姓英雄”
南阳南石医院党委认真实践市委市政府“四个带动”的决议
护士将药品送到孙利军手中
对医院表示感谢的话
南石医院导医台
编者按:
2010年3月8日,中共南阳市委全委(扩大)会议讨论审议并原则同意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的“意见”,决定在全市迅速组织实施,以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进程。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南阳南石医院)紧紧围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这一主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行为规范、机制健全、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服务体系,为医院的大发展、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深深地打动了每位省内外来院就医的患者,其中就有一位西安市民“百姓英雄”,惊鸿一瞥,这无疑是认真实践市委市政府“四个带动”号召的成果,是我南阳医疗界的骄傲。
 
“我是一位西安市民,此次来到贵院看望照顾我生病的舅舅。在脑三科的十多天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本人在西安市也住过几次三甲医院,可能是病人多吧,也许是生意太好的缘故,给人留下的印象大多是冷漠,没有人情味,工作态度不积极。这次来到贵院,给我的所看所感,使我对医务工作者有了全新的认识,每当拿轮椅推着病人进出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根本不认识的医护人员面带微笑热情的给你打招呼,仿佛就是一家人。在脑三科主任杨玉坤和医生景红萍精心治疗,护士杨飒带领的团队,病人那么多,一会儿这个(病人)有事儿,一会儿那个(病人)有事儿,他们总是处理得非常得当,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不怕苦,不怕累,不嫌烦,这是我在西安市的三甲医院从未见过的,有时我们在楼下散完步,(想回病房时)会不由自主地说上一句,“走,回家”。对于医务工作者我的感动留在了南阳南石医院。我在这里向贵院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西安市民:孙利军136*****689
——摘自孙利军发给南石医院院长的手机短信。
患者杨某,孙利军之舅父,男,57岁,工人,发现右肢无力伴言语不能一月余,于2010年5月31日在南石医院脑科门诊确诊为: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3.II型糖尿病,入住南石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三区。入院时,患者右肢无力,行走及持物不能,意识模糊,言语不能,偶可理解人言,伴小便失禁。
据孙利军介绍,患者住院时,得到了脑科人员的全心救治和细心照顾,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神智恢复清晰,大小便正常,精神、饮食、睡眠差,患者脾气暴躁,很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在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劝导鼓励下,让患者恢复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最让孙利军感动的是,几天前在脑中心康复区做康复治疗,舅舅把他叫到面前,紧握左拳说:“一定要治好!”舅舅此举,感动了孙利军,也感动了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和做康复治疗的在场患者,大家对其报以热烈的掌声。患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病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战胜病魔的勇气。在这里,我们仿佛回到了家,在病区里,无论是遇到医生,还是护士,还有导医,他们都会冲我们会心地微笑,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每次做完康复治疗,要回病房时候,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说:“走,回家去。”
谈及患者病情的同时,孙利军不由地提到他所到过的三级医院,感受迥异,“我作为一个西安市民,无论是我作为患者或是旁观者,在来到南石医院之前,从没有感受到过如此细心周到温馨的医疗服务,让我感受特别深,医疗我是外行,不能做出评价,但是护士、导医们的服务让我惊讶,面对众多病号,忙而不乱,累而不烦,脚步轻盈,语言温和,亲自把药送到病号床前……这些我亲眼目睹,让我感慨!于是决定将我的感受告诉给贵院的主管领导赵俊祥院长。”
南石医院1970年建院,在河南省卫生厅,南阳市市委、市政府、卫生局,河南油田党委的亲切关怀下,作为南阳最大一家行管医院,集40年发展之功,烧伤专科、脑血管诊疗专科医疗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并承担多项国家省级大型科研攻关项目,2008年被河南省卫生厅纳入三级综合医院管理行列,并把烧伤中心、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作为“省级中心”省卫生厅颁布行文下发,先后肿瘤专科、脊柱关节病专科、儿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胸外科、康复医学科9个专科列入市级重点发展专科。南石医院建院以来,非常重视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完善,在市委市政府“四个带动”的号召下,认真实践“四个带动”精神,惊鸿一瞥,不能不说是南阳千万人民的骄傲,南阳行管医院的新星,南阳医疗界的骄傲!
相关链接>>>>>>
孙利军:男,西安市民,2009年被评为“西安市十佳出租车司机”,西安市1043广播电台“百姓英雄”一等奖。(http://news.sina.com.cn/s/p/20100302/141686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