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南阳市中医名家谈养生”——心理健康数第一

发布时间:2011-12-16 浏览次数(90)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向往,而如何健康养生才能够实现这一美好 的愿望,运动、饮食、心理作为健康养生三部曲,而心理养生又尤为重要。据笔者多年来的经验,出此拙见,仅供广大朋友参考、品评。

运动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因缺乏运动而引致的死亡人数,每年超过二百万。不运动,会使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和病毒不能得到有效免疫而诱发猝死。

做有规律适合自身的运动,可以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

实际上说的运动就是体育锻炼,日常生活的运动机会:多利用楼梯,少乘电梯。多争取机会走路,少乘汽车。看电视时,可在广告时间做一些伸展运动,如做深呼吸 、提肛等。与同事或朋友作定期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并培养自己对个别运动的兴趣,养成有规律之运动习惯。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 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可以减少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体育锻炼更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 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压力。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运动之曲,奏响生命乐章,铺 平养生之路,让人生健康乐观。

饮食养生

健康饮食,吃出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你远离疾病,养出健康好身体!在享受美食 的同时,吃出健康来!

如何理解吃得好?

要掌握吃的量,常言道:饭七茶八是指杯子装的程度,人的胃能装多少为好?胃容 量个体差异为±30%,吃饱度与胃的大小、消化系统分泌情况有关。科学认为在吃得 正香的时候停止饮食,胃容量大致是6成,饭后感到吃饱是11成,当时就饱是12成。本人认为6~7成为佳。

学会科学吃饭

要注重吃的质量,各种饮食质量、品种要因人而异、因季节而异,不可机械照搬,但要以高 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中低热量食物为主要原则。

通过“吃好”保证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防止营养过剩,在吃中享受美食,达到一种愉悦的心境,可以让健康常相伴。

吃饭也要讲究环境

进餐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膳食质量。进餐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健康的物理环境要餐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餐桌与食具清洁美观,大小适宜,室内布置优雅整洁。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膳食平衡,有利于消化器官的活动和预防疾病,在进餐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养生

养生三部曲,均是为了让人生变得健康快乐,长寿延年,而心理养生在这养生三部曲中又尤为重要。

心理养生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 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 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 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 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 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 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 都将被击退。

晚年生活应有乐观心态

美国著名作家塞缪尔·厄尔曼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老年 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就往往体现在自己的晚年生活中。在步履蹒跚的踌躇中,也总结出了不少可贵的养生经验。诸如“四要”:即“脑要用、身要动、心要松、腹要空”;“四老”:过好老年生活要具有“四老 ”,即:“老本、老窝、老伴、老友”,更有老人努力寻找“四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苦中作乐,助人为乐”,让晚年生活充满阳光和欢乐。

对人生,年老不是像有的老年 朋友说的是“等死”,而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享受每一天,珍惜每一天”,应该是我们老年朋友的座右铭。在人生的驿站上,更要有新的追求和梦想。凡是追求和梦想都是美丽的,她会使你年轻,她会激发你的活力。人家笑话 :80多岁学鼓手!但有80岁学鼓手的精神,更是可喜,可爱,可敬!有的人梦想写小说,有的人梦想当“徐霞客”,有的人梦想当一名大学生。无论学什么,电脑、英 语、豫剧、歌唱、绘画、书法,都是学无止境的。在学习中,你会置身于一种新的境界。这种学习不是为了求业,不是为了生活,更不是为了功名,而是自我的乐趣,自身的完善!

用好养生三部曲,做好养生三部曲,做到当喜 则喜,喜而不狂,当悲则悲;悲而不伤,笑口常开,其乐无穷。将养生之道与人生之路融会贯通,让福乐安康寿常伴左右。

赵俊祥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 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国烧伤创疡科技中心副主任,国际烧伤协会会员,全国企业医院产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烧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烧伤创伤专家委员会常委,美国中华医学骨科杂 志编委,中国烧伤创伤杂志社编委会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