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中国卒中学会的背景材料
发布时间:2016-06-20
浏览次数(194)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卒中防治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和合作,推动制定我国卒中防治的规范化诊疗标准,提高我国卒中疾病防治领域的临床科研水平、卫生从业人员的临床诊疗规范化水平、我国在国际卒中科研诊疗领域的影响力,降低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特向中国科协申请成立中国卒中学会,并得到了中国科协和民政部的同意批复。
一、 成立中国卒中学会的背景
(一) 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疾病死亡原因
卒中也称为脑卒中,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栓塞等)、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和血管性痴呆等疾病。卒中疾病的发病率跟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不良饮食和作息习惯、疾病预防意识薄弱等多种因素或原因有关,而且首次卒中发生的平均年龄呈低龄化发展态势!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作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脑卒中的防治形势极为严峻。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防治费用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平均为200/10万;死亡率约为130/10万;患病率为400~700/10万。依此推算,全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5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人数超过150万,脑卒中幸存者600~700万。脑卒中的人群叠加效应和快速增长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已成为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2010年卫生部《中国卫生年鉴》数据统计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疾病死亡原因。
经验证明,针对某类重要疾病设立国家级的学术研究和指导机构,对于促进我国这类疾病的学术进步、诊疗水平提高是卓有成效的。如“中国抗癌协会”成立以来,凝聚了全国所有肿瘤疾病科研、防治工作者的力量,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机构认证、医生培训、公益赠药、健康教育等工作,对于提高我国肿瘤防治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存活时间和生存质量、降低治疗费用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脑卒中的防治是系统工程,多学科联合防治模式在不断发展中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卒中病人收治科室还很单一,治疗模式也很简单,卒中患者主要就诊于神经科。随着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现在医学界已普遍认同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学科、多个科室共同协调完成。
近年来,诊断设备开始用于治疗,康复科前移到了监护室,内科、外科、影像、介入、康复、生理、病理等有关科室之间开始相互融合,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们都在积极探索多学科联合防治卒中的有效模式,医药研发领域也在不断的针对卒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各个环节开发新的药物、器械和技术。而目前的中国医疗机构主要是按技术种类进行分科,不同科室间(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检验科、康复科等)的协作急切需要一个国家级的学术研究和指导机构来制定权威的多学科联合防治模式,对中国卒中防治工作做出学术指导和统筹。
(三)我国卒中的防控措施与欧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国际上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到了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均拥有自己的全国卒中登记系统,以监测疾病预防与治疗措施的质量,为国家卒中预防控制的质量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并由国家级学会机构制定全国性的持续性质量改进项目及措施,但我国卒中的预防控制措施与欧美发达国家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针对卒中的治疗已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包括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的国家级卒中登记项目,但是预防控制方面尚缺乏有力度的项目开展,这些项目的完善及持续性防治措施的质量改进都亟待有一个国家级的学术平台。
(四)加强国际间合作,有助于推动我国卒中防控模式的建立
中国卒中防治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各种诊疗规范和学术指南也不断推出和更新,临床医药科研成果不断展现在国际学术舞台,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卒中科研技术能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但由于国情、人种等多因素的差异,我国卒中防控模式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亟待研究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卒中防控模式,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民健康需求。
众多国内外卒中领域学者、专家非常重视中国卒中防控现状和发展,欧美国家级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日本等均已建立起自己的卒中学会并在专业发展及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台湾地区有类似的“台湾卒中学会”虽然是代表地区的学术组织,但由于我国缺乏“中国卒中学会”这样的国家级机构,在很多国际组织如WSO(世界卒中组织)、WHO等的国际合作事务中,台湾卒中学会也常常作为独立的机构参与。“国外专家走进来,国内专家走出去”已经成为学术交流的常态现象,不能以“中国卒中学会”这样的学术机构展开合作及交流,大大限制了我们在国际学术领域内的影响,阻碍国内卒中事业向国际间的合作与发展。
二、 成立中国卒中学会的必要性
成立中国卒中学会,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卒中的关注意识和认知水平,帮助公众和患者积极预防和接受规范化治疗,也可以加强全体卒中防治领域卫生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促进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抓预防、促规范、保健康。
中国卒中学会将致力于推进脑卒中一二级预防干预性研究,指导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同时将有助于推动标准化、规范化的卒中医疗服务,完善全国性的脑卒中从预防到治疗的持续性质量改进与研究,缩短研究周期,更有效地预防控制脑卒中。
中国卒中学会的成立,将在推广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开展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并为国家医疗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推动和发展我国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卒中学会的宗旨
团结、组织广大卒中防治医学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和卫生工作方针,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科研、教育、交流等学术活动。崇尚医学道德,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卒中防治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卒中防治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卒中防治医学科技的普及与推广,为全体会员和相关领域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学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四、中国卒中学会拟开展的工作
(一)为政府部门制订卒中防治、保健和公共卫生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等提供咨询和建议;受政府部门委托,开展卒中医学科学技术项目论证和评估;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开展科技成果评审、技术标准编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工作;
(二)开展卒中防治领域的临床研究活动;促进公共卫生教育,开展卒中专科医师培训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卒中预防、治疗、康复知识;
(三)加强国内外相关团体和工作者的学术交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按照规定并经批准,评选、奖励卒中医学优秀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及科普作品,评选表彰学会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五)推广卒中医学科学技术成果,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受政府部门委托承办或根据学术发展需要,组织举办有关展览及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六)为会员和卒中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向政府反映会员和卒中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七)根据规定编辑出版卒中医学、科普期刊、书籍等,建设专业学术交流和健康教育网站等新媒体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