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南阳市卫生系统2013年卫生工作亮点和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4-03-06 浏览次数(4499)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2013年,南阳市卫生工作亮点频出:入选全国中医药预防保健试点市和全国卫生监督职位分级试点市,“五大工程”、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疾病控制等8项工作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农运会筹办工作获全市突出贡献奖、“两争一迎”工作获全市特别贡献奖,信访稳定、行政审批服务等11项工作荣获全市先进。

  一、主要特色和亮点

  1、卫生监督职位分级试点工作位居全国前列。今年3月,我市卫生监督局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47家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试点单位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试点单位。率先实施由卫生、人事、编制等多部门共同认定卫生监督员的职级,并由财政保障职级津贴,这一做法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我市已完成90%的任务,试点进展也位居全国前列。此项工作先后受到省人大、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2、新农合健康发展。新农合参合811.94万人,参合率99.61%,共筹资27.61亿元。基金运行平稳安全,无透支风险。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由原来的儿童两病扩大到35种。全市参合人员住院率为8.5%,住院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5%。

  3、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加强了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4大类25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包括全科医生培养基地、2个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10个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项目、12个县级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

  4、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取得突破,探索建立“医联体”。目前已有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医院、骨科医院、眼科医院、张仲景医院等单位,与投资方达成合作协议或初步意向,引资总额超过10亿元。其中,市口腔医院奠基开工,市骨科医院与山东新华医疗顺利签约。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我市率先建立“医联体”,先后与卧龙区蒲山卫生院和桥卫生院结合,分别成立了第一人民医院蒲山医院、石桥医院,形成了资源整合、以强带弱、人财统管、单独核算、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管理服务模式,运行效果很好,受到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

  5、发放居民健康卡。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南阳市卫生信息平台。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设施提档升级,卫生信息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率先在全省率先发放多功能合一的“居民健康卡”,目前,已向合作银行提交151万人的制卡数据,发放健康卡3万张。通过积极争取,卫生信息化项目纳入全市2014年信息化重点行业建设扶持项目,获取建设资金2000万元。

  6、“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顺利推行。从9月21日起,在全市3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全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患者普遍满意。

  7、仲景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圆满完成了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节筹办任务,首设“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市已建成中医堂146家,全市中医医疗机构新增床位300张,达到4148张。中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8、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阳光集中配送。对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医专一附院、市中医院市直医院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阳光集中配送,从源头上切断了医药利益链条,降低了群众的用药负担。

  二、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4年的主要抓手是“一改双优三提升”,“一改”即:改进工作作风和医德医风,“双优”即:优化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三提升”即: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现代化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现代化医技水平,保障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工作任务是:

  1、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工作。

  2、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重点抓好市口腔医院、骨科医院、市中心医院新区医院等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院,提升市本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3、在全市3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

  4、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水平。

  5、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居民健康卡”发放步伐。

  6、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不断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做好全国卫生监督职位分级试点管理工作。

  7、唱响仲景品牌,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做好全国中医药预防保健试点工作。围绕“八位一体”,形成具有南阳特色的健康服务业一体化。

  8、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体制改革。
 
 附:

   2013年南阳卫生工作十大实事惠及民生健康 
 
  2013年是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市委换届后的第一年,上至国家,下至全市,处处彰显新一届中央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新风,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和带动下,市卫生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民生、服务民生,推进了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2013年,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健康指标领先全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09年的23.07/10万下降至6.76/10万,婴儿死亡率由6.77‰下降到4.18‰。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由365.74/10万下降到337/10万,连续20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结构布局优化。与2009年相比,资源要素持续增加。到2013年上半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22家,全市床位总数达到35370张,增长22%,每千人口床位数3.45张,增长了26%。全市拥有卫生工作人员58196人,增长58.5%。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到1.7人。卫生资源的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重病不出市”的诊疗格局。

  盘点2013年卫生工作,十大实事是:

  1、完善新农合补助政策,提高大病保障水平。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012年的280元提高到340元,参合811.94万人,参合率99.61%,共筹资27.61亿元。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将重大疾病范围由2种相继扩大到20种、35种,其报销不受起付线限制,不受基本诊疗项目目录和药品目录限制,最高报销比例为80%,家庭困难还能享受民政部门15%的医疗救助基金。全市新农合住院病人实际补偿比56.13%,居全省前列。至12月底,累计补偿合作医疗基金24.59亿元,受益农民1263.73万人次,补偿金额达到3万的2978人,达到6万元的433人,达到10万元的84人,达到15万元的22人。全市累计共有555名重大疾病患儿、949例重大疾病获住院补偿,补偿总费用1861.5万元。扩大按病种付费实施范围,在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及26家市直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工作,开展病种数达82个,124种治疗方式。至12月底,共收治新农合按病种付费住院患者23913例。

  2、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4大类25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南阳市中心医院)已奠基动工。2个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均在开工建设中。10个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项目(两区除外)有2个已投入使用,2个主体完工,6个建设中。12个县级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有2个投入使用,2个主体完工,8个开工建设。

  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乡村全覆盖。全市186个乡镇卫生院和5532个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县为单位建立了基本药物货款支付中心,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达90%以上。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5元提高到30元,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53.7万份,其中电子档案76.9万份;印发健康教育资料366.5万份,组织公众健康教育知识讲座7804场次;孕产妇健康管理190447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849161人,老年人健康管理721055人;高血压健康管理545663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218347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管理26095人;免费婚检59460对。妇幼保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顺利实施。2013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88150人,补助资金2648.43万元。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新增服用人数64734人,预防神经管缺陷48人。唐河、方城两个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普查项目完成乳腺癌普查59591人,宫颈癌普查4539人。

  5、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取得突破。目前已有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医院、骨科医院、眼科医院、张仲景医院等单位,与投资方达成合作协议或初步意向。其中,市口腔医院奠基开工,市骨科医院与山东新华医疗顺利签约。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我市率先建立“医联体”,先后与卧龙区蒲山卫生院和桥卫生院结合,分别成立了第一人民医院蒲山医院、石桥医院,形成了资源整合、以强带弱、人财统管、单独核算、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管理服务模式,运行效果很好,受到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

  6、居民健康卡首次发放。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南阳市卫生信息平台。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设施提档升级,卫生信息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率先在全省率先发放多功能合一的“居民健康卡”,目前,已向合作银行提交151万人的制卡数据,发放健康卡3万张。我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居全省前列。

  7、“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全市推广。从9月21日起,在全市3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全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9月份以来试点医院住院62440人次,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6546人次,患者普遍满意。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行门急诊患者就诊“一卡通”服务,避免了每个就诊环节的重复排队,极大减少了就诊等候时间。推行了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等,规范医疗行为,降低看病费用。

  8、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实施“51111”等人才培养计划,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人才匮乏现象得以缓解。今年培训了198名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339名乡镇卫生院实用人才,198名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2612名乡村医生。

  9、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步伐加快。创卫硬件达标工作起步。包括城区内河整治、白河南污水处理厂、新建垃圾填埋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等在内的各项工程已正式启动。启动实施了“六个一”竞赛活动,对竞赛结果进行综合考评排序。加大创卫督查力度。市创卫指挥部组成4个督导组和6个专业督查组,对脏乱差严重单位在南阳电视台曝光并限期整改。创卫三项机构(爱卫办、卫生监督、健康教育所)建设得到加强,共增编25人。

  10、积极开展“关爱基层”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局机关直接帮扶了唐河县龙潭镇王庄村、古城乡牛庄村、邓州市罗庄镇、淅川县香花镇、方城县小史店乡东沟村,捐赠医疗设施、设备、生活用品价值30多万元,现金6000元,书本1100本。另外,共筹集41万余元的善款和救灾物资,积极开展双节送温暖和帮扶活动,直接受益人达1240余户。同时,市直各医疗单位定期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2014年,我市卫生工作主要抓手是“一改双优三提升”,“一改”即:改进工作作风和医德医风,“双优”即:优化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三提升”即: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现代化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现代化医技水平,保障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