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24岁脑梗了…
24岁是不是很年轻?!
10月7日,南阳市某4S店,小王急匆匆去办公室。
“怎么感觉头有点晕,昨晚睡得也可以啊。”小王心想
“小王,你昨晚是不是喝酒了,走路摇摇晃晃……”同事领导都这样问他。
约三分钟,小王摔倒,意识不清,陷入昏迷。
“会不会是脑血管病?”经验丰富的小王领导首先做出了判断。
“我妈之前有此也这种症状,是脑梗塞!”同事小刘说。
“送南石医院,那里治得好……”在同事们的七手八脚帮忙下,没有任何意识的小王被送到南石医院。
一路上,同事们通过关系联系到南石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脑四科主任朱新臣,朱主任一边询问病情,一边启动绿色救助通道。
当小王到达医院时,救援组医护人员已经在等候。
核磁检查,抽血化验……“没有耽误半分钟,没有排队等候,直接检查、用药”送小王来到医院的同事小刘说。
会诊结果:急性脑梗塞,缺血性脑血管病。
医生快速采取急诊溶栓、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方案,30分钟后,小王慢慢睁开眼睛。
“我怎么在这儿……”小王的脑子里有段空白的记忆。
在病房,笔者见到了清醒之后的小王。每一问,小王都能做出清晰的回答。
“在没生病之前你知道什么叫脑梗塞吗?”
小王:不知道,没听说过,我觉得自己年轻,不会得什么重病,这次得了病,说晕可晕倒了,啥都不知道,睁开眼,人就在医院。
“你之前的生活规律吗?”
小王:有时候也熬夜,经常坐在电脑前,运动少,我觉得我年轻啊,所以我觉得那些都没什么啊!
“现在你是否对它有新的认识?”
小王:在不断和医护人员的交流沟通,让我认识到其实脑梗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得了这种病,一定要抓住黄金治疗期,四小时内到有资质的医院(有溶栓“绿色通道”)进行溶栓治疗,像我一样,没有任何后遗症。
到有资质的医院、抓住黄金四小时,这是清醒后的小王最深体会,在同一个病房,小王看到几个发病后迟滞治疗而留下后遗症患者极度痛苦,要么不能走路,要么不能说话,要么手不能持物……
据小王的主治大夫张相峰说:“过去都是五六十岁才得脑血管病,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抽烟喝酒熬夜等,使脑血管病普遍低龄化,每月都有20多岁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在我们康复医学科,父母陪着孩子做康复的很多。”
相关链接:溶栓相关知识
一、溶栓的方法
1.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是通过常规静脉通道应用溶栓药物进行溶栓的治疗方法。静脉溶栓具有简单易行、方便快捷、花费较低、节省时间等优点。
2.动脉溶栓
动脉溶栓是通过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找到相应的闭塞动脉,在局部进行溶栓的治疗方法。动脉溶栓治疗常被认为具有用药剂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大血管再通率较高、效果确切、再通时间短、时间窗长、全身副反应小等特点,可用于有全身溶栓禁忌证的病人。但动脉溶栓也有需昂贵的检查设备、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耽误时间等缺点,目前处于研究阶段。
3.动脉和静脉联合溶栓
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各有其优缺点,联合两种方法就可把二者的优点综合起来,既能实现静脉溶栓的方便快捷、能在发病之后较短的时间内开始治疗,又能达到动脉溶栓较高的血管再通率,联合两者的治疗从理论上讲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其疗效也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4.机械取栓
应用特殊的装置机械取栓对静脉或动脉给溶栓药物均不敏感或者不适合进行药物溶栓的患者提供了额外的选择,可迅速移除成熟血栓,其疗效也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5.其他溶栓技术
有研究认为动脉内溶栓治疗联合使用血管成形术或者支架置入术有助于防止血管的再闭塞,
二、溶栓治疗要到开设有“绿色通道”的医院
一般认为,病人应在发病(偏瘫、言语不清,甚至昏迷等)4.5小时之内尽早到达有溶栓条件的正规医院。一般这种医院都设有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医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头颅CT、凝血功能等溶栓前的准备工作,进而对适合溶栓的病人进行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然而,并非所有4.5小时内发病的脑梗塞病人都能够施行溶栓治疗。对于有些患者,如既往有脑出血病史、发病时年龄太大或血压太高等,溶栓治疗很可能会造成脑梗塞部位出血等危险,若掌握不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该治疗必须在有溶栓条件开设有绿色通道的医院,在有丰富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南石医院静脉溶栓绿色通道专业组组长:朱新臣
主任医师、河南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曾进修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现为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青年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参研专家。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对脑血管病和神经科杂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四、通过故事进一步认识脑梗、心梗
故事:
某同学聚会,一位女士在搞烤肉时绊倒,摔了一跤,旁边的朋友建议找医护人员,但她很确定自己没事,说只是穿了一双新鞋被砖块绊了一下罢了。在她还有点颤颤巍巍站立不稳的时候,她的同学们帮她清洗干净,又为她盛了一盘食物,她就跟着大家一起享受接下来的时光了。
聚会后,她的先生后来打电话通知大家,她被送到医院,傍晚六点,就过世了,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时候中风。如果他们懂得辨识中风的症兆,她现在也许还跟我们在一起。
其实中风是有先兆并可预防的。
某脑神经外科医师说,如果他能在三小时之内接触到中风患者,他就可以将中风的后果完全扭转过来。诀窍就是辨识诊断出中风的问题,并让病患在三小时之内接受医疗,而这并不是很难。
辨识中风让我们记住S、T、R三步骤,请阅读并学习!
医生说,旁人只要问三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辨识中风:
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
T:(talk)要求患者说一句简单
的句子(要有条理,有连贯性),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R:(raise)要求患者举起双手。注意:另外一项中风症兆是:要求患者伸出舌头,如果舌头「弯曲」或偏向一边,那也是中风的征兆。上面四个动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个动作做不来,就要立刻打120!并且要把症状描述给接线生。
一个心胸科医师强调,如果每个收到这份邮件的人,能够转发十份给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挽救回来!
南石医院溶栓24小时急诊急救电话:63555555
如何预防脑梗塞?
脑梗塞容易复发,并且容易多次再发。脑梗塞发生后,如果不给予正确的预防或者不去预防的话,1/3的人其30%在五年之内容易发生第二次脑梗塞。其主要发生原因是一旦患有脑梗死,说明机体已经具备了形成血栓的基础因素,具体是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液粘稠度的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这些因素一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促使脑梗塞再发,特别是那些在有效溶栓时间内进行及时治疗,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对于恢复正常的病人,再通后急于出院而不进行系统正规的、有效的病因治疗,从而更容易导致脑梗死的反复再发的。临床证明,脑梗塞复发次数越多,而且预后越差,死亡率是越高的。因此,患过脑梗塞的患者,预防工作比较重要,因为目前医学上还不能预测出人在什么时候将容易发生脑梗,那么预防脑梗塞要怎么做呢?
方法/步骤
1、注意生活方式:
改掉抽烟、酗酒、熬夜、多荤少菜、久卧久坐、不运动的不良习惯。人的日常生活上需要多加注意,少操劳,对生活自理,起居要有规律,不可过度劳累。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同时避免发生呕吐,腹泻、大汗等导致大量脱水的情况。改善饮食结构,做到三低两高饮食,并且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不可过分饱食。吸烟和过量饮酒均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戒烟、少饮酒主要预防卒中的重要一着。
2、调节心情:
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切忌暴喜、暴怒、忧虑等精神刺激。
3、治疗原发疾病:
高血压使得脑动脉硬化发展加速、加重,糖尿病患者并发脑血管病多为缺血性。患者需要积极接受治疗控制好血压、血糖。
4、预防性治疗:
长期按照医生要求服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脑梗塞复发。
5、定期复查:
患过脑梗塞的患者,最好是每半年去复查一次,需要注意复查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及早发现问题并且及早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