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南石医院:凯歌高奏一路向前 三甲评审顺利过关

发布时间:2014-07-03 浏览次数(6005)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一个企业职工医院,何以书写传奇?她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她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笔者走近了该院的“掌门人”赵俊祥院长。

  “……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区域性医学中心,担负区域百姓医疗、保健、科研、教育、健康等社会责任。急诊急救是考量医院内涵的关键,南石医院从预评审到正式评审,从硬件到服务,再到流程,严格按照新‘三甲’标准打造,对急性脑出血、脑梗塞、中毒,急性创伤、心梗等8大病种,进行几十次演练,环环相扣,以秒计算抢救生命。一个现代化的抢救中心,要让老百姓在这里感受到最安全、最可靠的医疗服务……”


  “承载着石油的魂,沐浴着医圣的光,卧龙岗畔南石医院放射着光芒……”一曲荡气回肠的歌曲,唱出了南石医院44年追求卓越的气势,唱出了南石医院1500名员工心中埋藏的梦想——2014,实现“三甲”梦!

  6月26日,是南石医院展翅腾飞的一天,该院“三甲”评审顺利通过!

  这一天,南石医院迈上了跨越发展的新起点;这一天,不仅标志着该院的技术水平、综合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已经跃居行业先进地位,更意味着提升全市人民幸福指数又有了新平台,打造“和谐南阳、幸福南阳”又有了新支撑。

  翻开发黄的历史长卷,抖落细微的灰尘,依稀可见南石医院的绚烂辉煌

  打开厚厚的《南石医院志》,品咂44年的发展史,一页页无不折射出医院的“野心”,让人时时可以感受难以抑制的“探险欲望”,但每一次结果都证明那些“探险”不是贸然,背后是充分的论证和智慧的结晶。

  1970年2月,南石医院的前身“石油工业部第二机械厂医务室”成立,2名护士,2名医生。

  1985年,医院购进日本岛津黑白B超仪、日本田中500maX光机各1台,是南阳市较早拥有B超的医院。

  1987年,医院烧伤科成立,并在南阳市率先应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该疗法被时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推广项目。

  从此,南石医院开始书写传奇。

  1988年,医院收治一例烧伤面积达94%的病人史某,用湿润疗法治疗40天,未留疤痕。史某后被评为“世界烧伤康复明星”。

  同年,医院妇产科率先开展早早孕无痛人流术。

  也是在同年,医院创出了规模及收入比上年高8倍的记录。

  一次成功,带来了更大的胆量、更快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南石医院频频发力,勇争第一。

  医院在南阳率先使用关节充气造影检查技术;

  医院在南阳率先独立成功开展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

  医院在河南省率先运用“颅内血肿抽吸术”新技术治疗脑出血;

  医院在南阳率先开展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医院在南阳市率先引进“激光血液介入法”;

  医院在南阳市率先开展胃肠道空腔脏器的CT诊断;

  医院在省内领先成功开展第一例全脑血管造影;

  医院在河南省率先进行颅内动脉瘤填塞治疗破裂性动脉瘤手术;

  医院在南阳市率先开展经皮肾盂穿刺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和肾盂穿刺置管流术;

  医院在河南省率先开展三腔起搏器+除颤仪植入术并开展心脏同步化治疗;

  医院在南阳市率先建立椎间盘治疗“超市”,“超市”包括椎间盘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医院开展颅骨三维成像缺损颅骨精确定位定型,成为南阳唯一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

  医院为一病人成功实施南阳市首例脑血管支架、冠脉支架联合植入手术;

  医院在南阳市成功进行首例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

  医院在南阳市率先开展康复评定工作和椎间盘射频热凝术;

  医院肿瘤中心在南阳率先推行“三位一体”(即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一起诊治)的综合治疗模式。

  …… ……

  2014年5月,南石医院再次成功实施了南阳市首例脑血管搭桥术。

  “真没想到这个医院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原来就是一个职工医院,现在不说门诊,医院1200张床位几乎天天爆满,这种发展在河南省职工医院中没有先例。南石医院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医院敢于花大钱购置先进设备,引进先进诊疗技术,能够站在医疗行业的前沿……”在南石医院康复医学科,笔者采访了75岁、正在做下肢康复训练的石油二机厂退休干部刘先生。他说:“我是眼看着医院一天天‘长大’的,现在和过去根本无法联系在一起。”

  一次抢先是偶然,数次抢先是个性,经常抢先是实力。南石医院用实力见证着南阳医疗事业的发展轨迹。

  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容易,但能找准在哪里画不容易。南石医院画了两条直线——烧伤、脑血管病,且都找准了位置

  1987年之前,南石医院的发展时时靠二机厂“输血”。如何改变这种依赖工厂的局面,如何启动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是摆在医院领导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分析:根据现有条件,医院不可能走大中型医院那种综合发展的路子,只有“大专科、小综合”才能引领医院快速突破,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形成特色,构成品牌效应。

  这是怎样的一个精准决策!

  烧伤科、脑血管科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两大专科的建立起初并非一帆风顺。一是风险大。无论是采用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病人或是采用颈动脉加压滴注治疗脑血栓,都是全新的技术,和传统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存在着很大风险。尤其是烧伤病人中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出现感染和并发症,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二是有不少人表示怀疑。瘫了几年的痼疾,各大医院都解决不了,南石医院能治?阎王爷没鼻子——鬼都不信!三是医院条件简陋、资金不足,医生和护士也缺乏临床经验。

  更为不易的是烧伤科和脑血管科建立不久,就有人认为这背离了职工医院的性质,要么停办,要么就搬到老厂里去。时任医院副院长的赵俊祥拿出自己对烧伤及脑血管病研究之后的深度解读,顶住压力,据理力争,为两大专科的成长赢得了机会,促成了南石医院发展史上惊险的一跳。

  1988年8月16日,时卫生部科技司在北京举办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原卫生部部长崔月梨在讲话中说:“南石医院是全国22家烧伤中心中条件最差、人员最少、规模最小,但收治病人最多、效益最好的一家医院,也是攻克大面积烧伤难题的唯一一家医院。”

  2008年4月,南石医院烧伤、脑血管两个专科被时河南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南省烧伤整形中心”和“河南省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实现了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迄今为止,南石医院是河南省地市级医院中,唯一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专科的医院。

  2012年8月,在时卫生部组织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中,河南省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重点烧伤科建设项目,正式落户南石医院烧伤整形美容中心,标志着南石医院烧伤治疗综合实力已达到国家一流水平,具备烧伤专业“国家队”实力。

  与烧伤专业形成“姊妹”的脑血管病专业发展得更是风生水起,综合卒中单元、颈动脉加压滴注溶栓技术、超早期介入溶栓技术、颅内血肿抽吸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经颅超声溶栓治疗技术、高压氧疗法、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搏器置入术、神经干细胞移植技术、植物人促醒技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动脉瘤夹闭技术等,均位居行业区域范围领先地位,并承担科技部公关项目“急性脑血管病治疗”课题研究学科带头人石军锋教授获得“第四届世界名医药学术交流会”杰出成就奖。

  两大专科形成了南石医院的特色和品牌,并成为南石医院实现弯道超越的加速器,拉动了肿瘤科、脊柱关节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等近60个科室的迅猛发展,呈现出今天全面开花、齐头并进的喜人景象。

  用爱心去治愈、帮助、安慰患者,是医务人员人格魅力的展现,南石医院强调温暖陪伴,为患者缓解压力

  “除了查房、看病、扎针、送药,今天,我与患者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南石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天都要自问,这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温馨服务是南石医院永恒的主题。后勤围绕临床转,临床围绕患者转,一切为了患者。自2010年开始,南石医院率先在南阳市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成立服务中心,实施了规范化礼仪培训,承担了陪检、送药、领取药品、收取标本等工作,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推开。近几年来,南石医院的“温馨服务”成了患者交口称赞的亮点。

  “今天是我手术后的第二天,早上护士来送药,说要帮我洗洗头。这里的服务太好了,周到、细致,护士、大夫每天不间断送来关心,让我心里时时都是感动。”家住新华后街的闫先生是一名公务员,腿疼病有10年历史,在医院疼痛科治疗,6月20日做了介入手术。

  “刘清华主任每天都要来几次,我以为是因为离医师值班室近,后来听我媳妇说都是这样,这次是真正体验一回真心、真诚、温馨、温暖、热情的服务。”闫先生说话间,流露出的是对手术的满意,他动动腿,说:“看看,已经能抬起来了,手术后疼痛马上减轻,刘主任说,明天我就能下床活动了。”说完,闫先生开心地笑了。

  2013年,一名普通的烧伤患者闫倩玉在医务人员全力救治、悉心照顾、帮助呵护下,成了政府、企业及爱心人士关注的焦点人物。

  在闫倩玉母亲刘玉九返回老家借钱期间,南石医院立即启动应急抢救机制,为小倩玉打开绿色救治通道。

  “治病救人要紧,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见死不救!”赵俊祥坚如磐石的治病救人信念,不仅确定了对贫困患者的处理导向,更激发了医院人员的爱心行动。一天时间,南石医院全体员工自发为闫倩玉捐款3万余元。

  主治医师怕小倩玉孤单,安排烧伤整形中心二病区护士长徐闽军与另外5位护士一起组成一个护理小组,三班倒每天24小时守护在小倩玉身边,为她播放音乐,营养师每天为她精心调配饮食,并通过媒体努力为这个“烤焦的鱼儿”寻求经济支援,闫倩玉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最终创造了270多万元善款的“慈善童话”。

  南石医院成立的“闫倩玉烧伤基金”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认为是一种非常智慧的处理办法,可以在中国慈善界以及其他多个领域推广。目前,该基金已经开始向14周岁以下的重度贫困烧伤儿童提供帮助。

  为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南石医院专门设立经济困难病房,对急、危、重患者遵循“先接诊、先住院、后办手续”的原则,每年都要收治部分无主和无经济能力的病人。

  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南石医院成立了医患关系部,设立了投诉箱,公示投诉电话,畅通投诉渠道,专职负责处理医患纠纷和投诉,并对出院患者定期电话随访,了解康复情况,提示饮食、运动、休息等注意事项,让温情在医院外延续。

  “我们医院经常开展温馨服务‘十个一’、‘三好一满意’活动,在住院患者中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所需所想,建立社会评价质量控制数据库,医院特聘院外监督员征询社会患者意见和建议。我们重视有形的药物及手术,更重视无形的照顾及关爱,最关注的是患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南石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子群如是说。

  诊疗技术顶尖、医学装备齐全、技术规程严谨,南石医院“军事化”配置和管理,让入院患者身心安全

  “今天,我们不单单是对南石医院进行‘三甲’评审,还有一个任务是要学习该院的‘军事化’管理……”6月24日,由河南省卫计委医院评审办公室组成的“三甲”评审专家团一行在赶往南石医院的路上议论着,专家团部分成员前期已经参与过南石医院的预评审。

  用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搭建急救通道,争取“生命时间窗”。南石医院由院长赵俊祥牵头,成立了以重症医学科、脑外科、急诊科、骨科、烧伤整形外科、普外科、胸外科等共同组成的“伤害急救快速反应小组”,为众多求治无望的患者重新点亮生命之光。

  2011年4月19日上午11时,120救护车载着一位血流满面的脑外伤昏迷病人风驰电掣地驶进了南石医院急救中心。伤者是一位来自镇平县的农民工,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3米高的工作架上摔下,昏迷不醒。入院时伤者面色发绀,呼吸急促,脉搏微弱,流血不止。经CT初步检查,诊断为右额颞叶脑挫裂伤,右额颞部硬膜外血肿,多发颅骨骨折,双肺挫伤,右侧血气胸,肋骨多发骨折。

  时间就是生命。ICU监护室里,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天才沉着冷静地指挥抢救,与死神争分夺秒……

  11时30分,在抢救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停止。医生判断为颅内出血量增多,形成脑疝。情况紧急,必须尽快手术。

  12时20分,无影灯下,再次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麻醉给药、消毒铺巾、打开颅骨、清除颅内积血……3个多小时后,手术成功!

  超早期超选择溶栓技术、椎间孔镜技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多次为患者创造生命奇迹。

  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为国内最小的结石患者(1岁)成功取石。

  家住内乡县灌涨的小女孩乐乐(化名)刚满1周岁,不幸患上了右侧肾盂及输尿管结石合并上尿路感染。然而,更让父母揪心的是,由于乐乐年龄太小,手术风险大,一连跑了几家大医院,没有一家愿意冒险为乐乐做手术。当乐乐父母听说南石医院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到南石医院就诊,结果让他们绝望的心得到了安慰。

  为保证诊疗技术的先进性,南石医院不断更新完善医学装备,除常规的给氧装置、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万能手术床、移动式X光机、多普勒成像仪、动态心电图机等近百种医疗设备外,近两年,又新添全球最先进的PET-CT、64排CT、核磁共振等设备,其设备的完善性达到国家“三甲”医院规定的配置标准。

  整改见实效,全部用数字和图片说话,完整表述“三甲”医院预评审以来的整改实例,丰富、有内涵,赢得专家交口称赞

  在6月24日“三甲”医院评审首日汇报会上,赵俊祥院长用一组组数字和整改前后的照片对比以及大量的事实和例证讲述了近4个月以来医院的整改结果,专家们纷纷称赞汇报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有内涵。

  6月26日,在南阳南石医院“三甲”医院评审反馈会上,河南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田常俊用“四个突出”来总结南石医院。一是体制机制创新突出;二是差异化发展突出;三是创建“三甲”医院成效突出,从预评审到正式评审的三个月中,南石医院整改提升导向鲜明,措施得力,深得专家组成员的好评;四是信息化建设突出,南石医院具有很好的现代管理理念,在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等方面,率先使用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

  南阳市卫生局副局长王尽翔在讲话中说,南石医院“三甲”医院评审通过,这是今年南阳市医疗卫生界的又一大喜事,是省卫计委对南阳医疗卫生事业的充分肯定。南石医院要借此机会,乘势而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中国是除特殊医院以外的国家最高等级的医院。本轮“三甲”医院评审严格按照最新国家评审标准,重在评审医院质量安全、内涵建设、急诊急救水平和能力及医院规范化服务能力、管理水平,体现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确保病人救治质量和安全。南石医院在创建“三甲”医院的两年时间里,大量工作是围绕病人安全质量作改善、作提高。尤其是从预评审到正式评审的整改提升阶段,大量的数字、证据反映出南石医院在应急抢救方面,在急危重病人的快速有效救治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成功冲顶“三甲”医院,对南石医院来说,是一次荣誉,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专家在反馈会上,对我们医院整体工作给予了肯定,但对我们科的工作还是提出了不少问题,主要反映在工作细节上。”神经内科四病区刘松医师说,“在评审过程中,专家教会我们的不只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要掌握的业务知识,从专家身上,我们看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更是我们要学习的……”

  “2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那只是过去;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诚信立院,把南石医院打造成豫西南首家医疗圣地!”赵俊祥院长道出了他心中的下一个目标

  近年来,南石医院遵循“厚德精术、尽责为民”的经营理念,深得社会和政府的好评,先后荣获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健康中原先锋岗、群众满意医院、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一等奖、社会组织先进单位、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多种奖项。

  2010~2013年连续4年被时省卫生厅授予“十大指标”先进单位、“三好一满意”先进单位等称号。该院还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科技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十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介入河南培训基地,河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北京天坛医院全国脑血管病介入河南培训基地,台湾童综合医院技术协作医院。

  2004年、2006年南石医院又分别获得“全国再就业先进企业”和民政部颁发的“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说到诚信立院,南石医院于2009年在南阳市首先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011年全院科室覆盖率达到87.5%,病例数由2010年的487例,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5680例。2013年7月购进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将所有表单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临床路径的电子化管理。临床路径患者的人均费用逐年降低,进入临床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逐渐减少。

  “没想到孩子经过南石医院这些天的精心治疗病情稳定了,医生说半个月之后就能出院了。来之前,孩子已经辗转两家医院,都说不行了……”唐女士说,“这里比其他医院省事、收费还低。”

  在南石医院,时时可以听到患者及家属们切身感受之后,充满感恩、感激之情的肺腑之言。

  作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烧伤专家,赵俊祥院长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主张推行平价医院运营,把健康送进千家万户,要求医院各科室定期开展义诊活动,把“倡导健康、传播健康”放在第一位,带头技术交流,历年来与美国、新加坡、日本、叙利亚、韩国、英国、泰国等多国医疗专家互动交流。

  “成绩,只能说明我们过去曾经努力过,‘三甲’评审通过,是南石医院新的里程碑,我们要牢记专家复审验收反馈的宝贵意见,坚持持续改进,持续提升,要做就做第一!”赵俊祥院长谦逊而又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南石医院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做豫西南医疗行业的真正医学中心!

  规模也是医院实力的反映。现有床位1200张的南石医院北院,已经完成规划的17层63000平方米的病房大楼今年下半年有望开建,建成后,可新增床位1000张,现有南石医院南院“仲景苑”中医药诊治、服务区逐步向健康养老功能过渡,将升级为现代化、智能化老年康复护理院。

  “南石医院不仅要走在医学发展的最前沿,还要把医疗康复资源、护理资源进行叠加运用,走在生命健康的最前沿。”一个几乎涵盖现代医学所有领域的“三甲”医院带头人赵俊祥新点子不断迸发,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他的又一个独特创意。

  我们期待着南石医院的下一个惊喜早日到来!

  南阳医疗界盛传喜讯,南阳南石医院冲顶“三甲”,迈入国家最高等级医院(特殊医院除外)行列!

  一个企业职工医院,何以书写传奇?她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她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笔者走近了该院的“掌门人”赵俊祥院长。

  “……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区域性医学中心,担负区域百姓医疗、保健、科研、教育、健康等社会责任。急诊急救是考量医院内涵的关键,南石医院从预评审到正式评审,从硬件到服务,再到流程,严格按照新‘三甲’标准打造,对急性脑出血、脑梗塞、中毒,急性创伤、心梗等8大病种,进行几十次演练,环环相扣,以秒计算抢救生命。一个现代化的抢救中心,要让老百姓在这里感受到最安全、最可靠的医疗服务……”

  赵俊祥:南阳南石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院长。主任医师,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197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2000年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南阳烧伤研究所所长、国际烧伤协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烧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常务编辑、河南省医师协会烧伤分会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烧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阳市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