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人民网-人民政协报)谢绝多余捐赠同样体现慈善精神

发布时间:2016-05-31 浏览次数(4654)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2016年05月30日10: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谢绝多余捐赠同样体现慈善精神http://yn.people.com.cn/n2/2016/0530/c372457-28422617.html

  据媒体报道,5月18日,河南南阳一居民楼突发大火,王锋三闯火海救人,被严重烧伤。目前,家人及医院收到捐款超过200万元。王锋妻子潘品央求说,手术钱已够,拜托大家别捐了。有农民工、环卫工来捐款,让她感动也让她不安。王锋已在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仍处于高度危险期。

  三入火海救人的王锋成了社会各界称赞和捐赠的对象。短短几天,捐款数额就达到220万元,充分说明人们对其见义勇为品行的高度肯定与褒扬。而王锋妻子潘品以手术钱已经够了为由谢绝大家的继续捐赠,同样彰显出高尚的精神品格,也是对慈善精神的最好诠释。

  按说,被烧伤的患者除了花费医疗费外,后期治疗、康复、植皮、整容等均需耗费巨资,而且患者还要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与痛苦。从这方面讲,220万元的捐款不一定能完全满足火海救人英雄的正当需求。或者说,假如潘品不向大家央求别再捐款,后续的善款依然会在人们的善心推动下源源不断地涌来。

  与英雄妻子潘品的高风亮节不同的是,现实中,部分受益人不妥善使用善款,更有甚者,虚构悲剧实施骗捐。如据报道,今年3月份,广州一父母为患重病的女儿进行网络众筹,但获捐后女孩还是离世,之后女孩的母亲在朋友圈内晒起了出国旅游以及各种美食的照片,引发公众强烈质疑。广西一女孩杨彩兰更是在网上谎称自己的父亲在“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身亡,骗取数千网民的同情,短时间内骗得捐款近10万元。

  这种背离慈善本质乃至消费慈善,骗取人们同情心的行为非常恶劣。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遏制,势必消耗人们从事公益事业的热心,侵蚀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对此,即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的慈善法也规定,受益人应当珍惜慈善资助,按照协议使用慈善财产。受益人未按照协议使用慈善财产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协议情形的,慈善组织有权要求其改正;受益人拒不改正的,慈善组织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

  慈善事业的有序发展,是社会进步及公众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呵护慈善事业,既需要广大公众的善心义举,更需要受益人的诚实守信和感恩之心。甚至可以说,成熟的慈善事业,离不开成熟的捐赠人,合格的公益组织和成熟的受益人。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潘品那样的受益人来诠释慈善精神,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责编:木胜玉、杨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