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南阳日报)英雄精神激励全民向善 人心思进建设大美南阳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次数(5822)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英雄精神激励全民向善 人心思进建设大美南阳
—王锋精神暨全民向善文化座谈会侧记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图① 我市首次使用专机为王锋转院治疗。

图② “全国劳动模范”李相岑帮助村民浇地抢种。

图③ “最美教师”郭春鹏倾心教育事业带病上课。

图④ “板车哥”邹令冬在昆山爆炸中勇救工友,被评为“中国好人”。

图⑤ “最美警察”邹清林救助100多名流浪儿童。

图⑥ “托举三兄弟”奋力托起倒挂的老人。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好人王锋三入火海、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精神和事迹感动四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王锋的事迹并非偶然,剖析孕育英雄的社会文化根源,我们不难将其与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良好社会局面。正是这样的社会土壤,培养了优秀的南阳儿女,也昭示了文明南阳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张苗苗

伴随着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南阳英雄王锋。王锋为了救人而被大火重度烧伤的英勇事迹,感动着南阳,也感动着全国。在8月24日由南阳大文化研究院与南阳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王锋精神暨全民向善文化座谈会上,来自文化界的著名作家、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等共聚一堂,探讨以王锋为代表的南阳好人群体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交流如何深入挖掘好人精神,弘扬好、宣传好南阳的文化精神,共论如何让好人精神和“全民向善、人心思进”文明新风更好地得到传承发扬,让英雄的精神力量激发更多正能量,进而转化为推动南阳发展、促进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政治导向 巨大力量

座谈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新会说,王锋救人看似偶然,偶然中有必然。王锋三进火海、奋力救人的壮举背后是其身上文化积淀的体现。南阳好人不断涌现,南阳好人现象与市委、市政府紧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大力引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不可分。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号召,已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自觉。据市文明办统计,自2012年以来,南阳涌现“中国好人”60多人,获得“道德模范”提名3人,2人获“学雷锋岗位标兵”,在全省遥遥领先。而且,很多在外南阳人的义举也频频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南阳这种好人现象,最根本的是南阳有崇德向善的土壤,有这个文化基因。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南阳大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天岑说,王锋的名字已经响遍全中国,他被称为活着的雷锋。有人评论说:王锋一进火海救妻子孩子是亲情,二进火海救学生是担当,三进火海救邻居是忘我的境界。王锋精神高贵就高贵在他的境界上。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相应的环境,就像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空气和水分一样,我觉得王锋现象的出现是南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果,是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倡导“全民向善、人心思进”新风尚的成果。我们应该进一步总结、学习、宣传王锋精神,同时,把南阳几年来彰显向善文化的好人好事进一步挖掘总结,提升、宣传出去,展现南阳好人多、盆地多英模的精神文化。

南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南阳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关玉国说,南阳“崇德向善潮涌,文明新风激荡”,与我市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社会新风,着力在全社会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培育“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南阳精神,积极推进居民素质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感动南阳十大新闻人物评选等活动。让群众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行动,在行动中提升境界。宣传教育潜移默化,激发出巨大的社会正能量。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著名作家周同宾说,南阳好人多,王锋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好人好事,首先是因为有一个好的文化背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文化的体现,舍己救人、三入火海,毫不犹豫毫不退缩,王锋一瞬间的行为是他的文化人格决定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善都是一个突出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在主张儒家向善思想,都是从人心本善出发,来治理国家、教导人民。论语里面36次提到善,儒家的性善说到孟子形成体系,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三字经》里,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是成就好人壮举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玉国说,王锋的精神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善是人心所向,故称之为“向善”,它基于全人类的价值取向,人类的共同意志。向善是优秀文化,是传统美德,是政治导向,是时代风尚,是巨大力量,古有“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之说,是人内在的最高的道德品质,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正能量。我国传统文化都是推崇善的,如“从善如流”、“上善若水”等。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有先王之遗风”。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南阳儿女勇于献身、重义

轻利、淳朴善良、助人为乐的群体性格。现在,以王锋为代表的南阳好人群体,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好人群体的高尚品格,弘扬了南阳“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时代精神。

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民创造一方文化,一方文化铸就一方文明。王锋出生、成长的村庄名叫古城村,村北可遥望三贤山。东汉时,魏伯阳、燕子岭、闫子奇三位道士鼎力相救刘秀,使其摆脱了王莽追兵。刘秀成就帝业后,封三位道士为“三贤”,赐此山为“三贤山”。古城村东边的村庄,就是栗在山将军的故里栗贾庄村。厚重的历史文化,贤人名将的传奇故事,无形之中对这里的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养成了崇文尚武的风尚和侠义助人的习惯。王锋“烈火救人”的英雄壮举,闪耀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裂变出的时代精神的耀眼光辉,必将内化为新时期青年人的行为自觉,扩散出无尽的正能量,催发“河南好人”“南阳好人”“方城好人”更多更快地成长和涌现。

市文明办副主任马蔼玲说,英雄王锋的行为背后是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好的家风家训。德才兼备,德放首位,所以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

著名作家王遂河说,王锋三进火海,第一次救妻儿,第二次救学生,第三次救邻居,正好体现了儒家的等差之爱。从人的本性上来说,当然是先要救自己的妻儿。从善这个概念上来看王锋这种善是一种纯粹的善。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积极为王锋捐款,这也是发自内心本真的善,这种精神也令人感动。我们说人性本善,善的本源应该是综合的。文化的滋养,自我的修养,社会的引导,制度的配合,经济的发展等共同因素,才能让善更多地得到发扬。

挖掘典型 成风化人

王新会说,英雄的精神和事迹,离不开媒体的报道和传播。从王锋救人事件发生直至现在,南阳的报纸和网络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社会反响越来越大,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帮助英雄渡过难关的队伍中,为其捐款治病。充分全面的报道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根据中央领导批示,从7月26日开始,中央、省直主要媒体采访团深入南阳、北京两地,充分挖掘英雄事迹。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及省市30多家新闻媒体纷纷刊发报道,还原英雄壮举,讲述南阳好人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看了王锋英雄事迹的报道后,很受感动,十分挂念,特意与他通电话,向英雄表示敬意,向英雄家属表示慰问。媒体密切关注,持续不断地宣传,让英雄事迹和精神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弘扬。下一步要过渡到文艺创作上来,现在方城县在拍微电影,还可以搞文艺舞台剧,展现好人精神,弘扬正能量。

褚清黎说,好人精神需要传扬。方城深刻总结英模群体孕育、成长、发现、宣传的一般规律,在先进典型客观存在但“玉藏石中”的情况下,主动发掘,广泛宣传,同时调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综合发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使先进典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群众向善、思进、从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成风化人、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凝聚发展的力量。

关玉国说,王锋事件发生以后,南阳日报社及其所属媒体率先报道,报纸、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联动,不仅充分全面报道英雄事迹,还实时发布救治英雄的最新进展,同时派出记者进京采访,让英雄情怀在民众间持续发酵、升温,以强大的张力传播出了社会正能量。南阳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宣传阵地,在弘扬南阳“全民向善、人心思进、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时代精神和展现南阳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大河报南阳记者站站长郭启朝说,大河报始终努力全面展现王锋的英勇事迹,并将其宣扬报道出去。南阳这些年来出现很多好人好事,有些发生在南阳本地,有些在其他地方,值得好好宣传报道。作为南阳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王锋精神,作为一名记者,我要坚守自己的阵地,继续弘扬南阳的正能量,为南阳发展鼓与呼。

善待英雄 全民敬仰

王新会说,为了使王锋得到更好的治疗,市委、市政府得知王锋需要转院的消息之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确定王锋转院的事宜,并一再强调抢救英雄,要不惜一切代价,方城县委、县政府也给予积极配合,从形成决议到实施仅一天时间,7月12日,使用专机护送王锋转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使用专机护送英雄转院,这在南阳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南阳这座城市对英雄精神的认同,也充分体现了南阳崇拜、关心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南阳有王锋,还有一批像王锋一样的英雄。英雄不畏生死、舍生取义,我们也要全方位地服务好人,服务英雄,让好人有好报,让好人在有困难的时候随时随地能得到政府的帮助,确保好人好报的承诺落到实处。

褚清黎说,方城县委、县政府作为英雄家乡的坚强后盾,在第一时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全力做好救助英雄的各项工作,倾情倾力为英雄的家属排忧解难,让英雄无任何后顾之忧,让英雄安心接受治疗,让流血的英雄不再流泪,在全社会倡树崇尚好人、崇拜英雄、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马蔼玲表示,市文明办倡导全社会都要树立好人一定有好报的意识。我们将做好一切准备,明年把王锋的事迹申报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评选。王锋的精神必将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南阳一代代善人善举会不断涌现,为南阳加油得分,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幸福南阳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道德风尚添砖加瓦。

时代风尚 增辉南阳

王新会说,以王锋为代表的好人群体,体现了南阳好人多的特点,体现了南阳城市的文化品质。我们深入挖掘英雄人物的精神,就是要凝练城市形象,体现出好人名城的城市精神,彰显出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精神风貌,奠定南阳在河南、在全国的文化地位,为推动南阳的城市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南阳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以好人群体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精神。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文化消费所占比例一定会越来越高。要想后来居上,那只有靠文化。南阳要重新走向城市的辉煌,文化可以说是南阳的一张金字招牌,需要全方位的策划,需要我们全方位地转变思想。王锋事件擦亮了文化南阳的城市精神,南阳好人群体的意义和精神力量有助于推动南阳城市复兴,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为此我们南阳人都应作出应有的贡献,文化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一代坚持努力。

关玉国说,南阳人胸怀大气、敢于担当。当好人现象演变成好人效应,这些好人身上呈现出的崇文尚德、舍生取义、甘于奉献的精神,必将成为一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奉献爱心,热情地参与到各项社会事业中去,最终形成“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良好社会局面。而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所在,也必将成为托起“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建设、实现南阳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马蔼玲说,王锋精神是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很好的一面旗帜,展现了南阳“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好形象,发出了好声音。南阳好声音、好形象在神州大地传播开来,对我们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居民素养是极大的激励。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