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一区)初中女急性脊髓炎 妙手医体贴入微除疾患
发布时间:2012-08-08
浏览次数(4143)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如果不是你们及时精心的治疗,孩子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了,我们全家人都感激你们……”8月2日上午,康复出院的16岁急性脊髓炎患者,将一面绣有“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了南石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神经内科医务人员手中,表达全家对医院的感激之情。
今年7月,16岁的女孩不明原因的双下肢麻木无力。休息了几天后,症状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出现了胸闷心悸、双下肢力量减弱,以至不能站立行走。家里人带她到当地医院治疗,随后又转到南石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经磁共振检查发现,患者胸部脊髓有异常信号,又根据患者急性起病和病前的感染史等情况,准确诊断患者为急性脊髓炎。立即对其进行抗炎、脱水、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代谢机能等治疗。由于女孩年龄小,身体突然不适,对医院环境存有恐慌。医护人员们便不断地鼓励安慰她,护士长特别要求护士要保持女孩的床铺清洁柔软。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消除了女孩及家人的焦虑,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女孩康复出院了。
据神经内科专家朱新臣介绍:急性脊髓炎可能由于某些病毒感染所致,或感染后的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有的发生于疫苗接种之后,以青壮年多见。病前数天或1~2周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起病急,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带感,随后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大多于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急性脊髓炎症状表现有多种:
1、运动障碍:以胸髓受损害后引起的截瘫最常见,如颈髓受损则出现四肢瘫,并可伴有呼吸肌麻痹。早期脊髓休克阶段。倘病变重,范围广或合并有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者,脊髓休克阶段可能延长,有的可长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或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痉挛性屈曲性肢体瘫痪,此时肢体屈肌张力增高,稍有刺激,双下肢屈曲痉挛,伴出汗、竖毛反应和大小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脊髓总体反射。以上情况常提示预后较差,一些患者可终生瘫痪致残。
2、感觉障碍: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和躯干的各类感觉均有障碍,重者感觉完全消失。
3、植物神经障碍:脊髓休克期,排尿功能丧失,尿潴留,尿容量可达1000ml以上;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谓之充盈性尿失禁。此外,脊髓休克期尚有大便秘结、损害平面以下躯体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苍白、发凉、立毛肌不能收缩等。
专家提醒发现有急性脊髓炎的症状,要尽快到有神经内科专业科室的医院进行治疗。

△神经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接过16岁女孩及家人送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