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社区冠心病角落

发布时间:2011-12-16 浏览次数(141)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1  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
因为营养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则对防治冠心病至关重 要。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如下:
1 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日,或 100mg以下/每千卡总热量。
2 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 以内。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使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宜为 7∶1∶1 。
3 食用 复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4 总热量限制在标准量以内,使体重维持在 标准水平,如果超重(标准体重±5公斤为正常) ,应进一步限制总热量,或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5 提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豆制品,食用液体植物油。
6 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 肪酸或胆固醇过多的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
7 不要将饮用水软化。
8 减少钠的摄入,以氯化钠计,每人的摄入量应首先争取达到10克/日以下,将来能减至5g /日以下为最好。
9 饮酒:不饮或少饮,每日量不超过30g。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 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捍卫心脏的重要步骤——冠心病的防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供应心脏血氧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部分人体力活动量减少,体重增加。为此,冠心病的发病量明显的增高,而且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1.发病原因
冠心病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者(如前所述年轻人也可罹患);
(2)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女 性绝经后发病率开始上升(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
(3)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少、遗传、吸烟等也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2.临床表现
冠心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类:
(1)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的最常见症状。典型的心绞痛,表现突发性的胸骨后剧 痛,性质如刀割、压榨或闷痛,每次持续3—5分钟,患者本身有濒死的感觉,可自行缓解,发作多与剧烈活动(大运动量活动、排便)或情绪激动(生气、愤怒、过度兴奋)有关。
(2)心律失常。常见的有房性或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纤颤等。患者此时常有心跳停顿、心跳加快、脉搏时有时无的感觉。
(3)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为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原因是冠状动脉斑块脱落、血栓形成,堵塞血管管腔所致,患者此时感到长时间(超过半小时)剧烈胸痛,还可发生血压下降和伴随严重的心律失常。
(4)心力衰竭。由于长期心肌缺血,缺氧,可引起心肌损害,最终发生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呼吸困难、休克、不能平躺、咳血粘痰等。
3.诊断鉴别
冠心病的确定需依赖于患者的 主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有时尚需借助于同位素心肌显像、电子束CT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特殊检查。冠心病常需与能够引起胸腹部不适的疾病加以区别,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胆石症、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皮疹尚 未出现之前)、食道裂孔疝以及呼吸系统等引起的疾病。
4.治疗药物及原则
(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非常丰富,正确适时地使用药物有助于缓解病情,赢得抢救时间。
治疗心绞痛有肯定疗效的药物共分四大类:
第一类是硝酸酯类:其中包括速效的硝酸甘油,即“三硝 ”;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的消心痛,即“二硝”。前者用于心绞痛突然发作,方法是将一片“三硝”放在舌下含化,一般1—2分钟即可使心绞痛缓解;后者每次口服二片(10mg),每日3—4次,可以持续发挥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第二类是钙离子拮抗剂:常用的药物有心痛定、硫酮、异搏定。心痛定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有心绞痛的患者,每日用药 3—4次,每次10mg。
第三类是β—受体阻断剂:常用的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倍他乐克等。它们除减少心肌耗氧量外,还有明显 的减慢心率的作用。因此,如病人发作心绞痛同时合并心率快,适用此类药治疗。倍他乐克每次口服25mg,每日二次即可。
第四类是中草药:中医认 为心绞痛为血瘀、痰阻、阳虚等,所以治则为活血化瘀、宣阳通气、开胸祛痰,常用的中成药有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活血片、三七片、地奥心血康等。
服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应遵循下列几个原则:
①根据病情,中西药搭配服用。如心痛定加消心痛加丹参滴丸,就是一 组较好的搭配治疗。
②按心绞痛发作的规律用药。心绞痛常发生在夜间时,不要把药物集中在白天服用,可以拉长二次服药间隔时间,将最后一片药 放到睡前服,或睡前贴用硝酸甘油贴片。
③采取预防性用药。心绞痛易发生在排便、各种活动之后(如刷牙、饭后、讲演、赶车等),可在从事上述 活动之前半小时服药,达到预防心绞痛发生的目的。
如经药物系统治疗,仍不断发生心绞痛,说明病情发生了严重变化,需赴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等检查,必要时,行经皮球囊扩张术(PTCA)或冠状动脉内按放支架(STENT),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治疗。
(2)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原 则:
一旦患者突发剧烈胸痛,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无法继续活动的情况,应立即让其保持安静、就地平卧、舌下服用硝酸甘油一片或口服速效救 心丸10—15粒等。如胸痛仍不缓解,考虑有心肌梗死的可能,需迅速(发病后6小时之内)妥善地与医院联系,将病人送赴医院进一步诊治。因为心肌梗死的发生多为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为此,需在心肌坏死发生之前行“溶栓”治疗,达到挽救心 肌的目的。同时也可进行球囊扩张术或安放支架等治疗。
对于病情发生十分凶险的患者,应进行现场“心肺复苏”(详见心肺复苏一文) 。
急性心肌梗塞先兆症状 
在20%~6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可于发病之初出现先兆症状,但其中50%左右在出现先兆症状时未能及时就医,或就医时未被及时收入院。常见的先兆症状表现为:
(1)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
(2) 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3)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
(4) 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5)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ST段一过性抬高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耸,或出现心律失常。
对上述先兆表现若能及时辨认,早期收入院积极治疗,将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
冠心病的易患人群及检查方法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者。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 )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南石医 院心血管病专家王传平主任提醒,要想早期发现、预防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身体检查,特别是发现有相关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一定要引起重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应该每1至2年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应该定期检查血胆固醇、血糖等 ;
应该随时监测血压情况
若属于冠心病 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最好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即通过做一项运动试验(踩固定脚车或踩运动平板机)测出心脏的动态改变。
冠心病都有哪些检查方法?
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心电图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 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
2、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顶检查 。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3、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4、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5、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可明确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另外,还应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因为冠心病一般由粥样硬化引起的,而动脉硬化与高脂血症,糖尿病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