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感染 如何用抗菌药
发布时间:2011-12-16
浏览次数(139)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面对感染怎样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明确感染类型再用药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是先要明确
是否存在感染,确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凡有条件者应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搞清楚是哪种感染原,究竟是细菌、真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这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条件。
在明确感染原之后,要根据药
物的抗菌谱、临床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年龄、生理与病理状态等挑选适宜的抗菌药物,确定用药剂量及给药方案,力争做到个体化用药。同时要注意将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其他治疗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疗程给药并加强临床观察,防范药物不良反应
。
合理选择用药剂量
凡是重症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败血症,以及抗菌药物难以达到的部位,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必须给予足量抗菌药物,甚至是大剂量用药。对大多数轻中度感染来说,常规剂量
即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无需使用大剂量,如果是下尿路的单纯性感染,由于大多数药物在小剂量情况下就可达到有效的尿药浓度,因而给予较小剂量即可。
给药途径有讲究
在给药途径的选择上,
轻中度感染时尽量选用口服或肌肉注射途径,严重感染时考虑静脉给药途径,不可动辄就大剂量静滴抗菌药。
用药时间多久为宜
无论使用何种抗菌药物,也无论采取何种给药途径,都不能无限制用
药,必须有一定的疗程。一般情况下,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疗程大多为7~10天,慢性感染性疾病的疗程多为1~3个月。临床上许多时候是按照症状的改善情况确定抗菌药物的停药时间,例如,对伴有明显发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抗菌药用至体温恢复正常后的3~4天;
对没有明显发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抗菌药用至症状消退后的3~4天;而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布鲁氏菌病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炎症,如化脓性脑膜炎等,其抗菌药的使用时间应适当延长至热退后1~3周或更长一些时间。
特别提醒:抗菌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滥用抗菌药物,轻者会疗效差或无效,延长治疗时间,重者则会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