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婴儿辅食添加常见疑问解答

发布时间:2020-12-11 浏览次数(169)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001.jpg在儿童保健门诊,经常有家长咨询婴儿辅食要怎么添加,如:该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呀?该先加什么,后加什么?辅食添加过程中有没什么需要注意的?诸如此类。本文将为各位家长解答一下辅食添加的相关疑问。

添加时机

     婴儿引入辅食的时间其实没有严格的规定,目前各个国家建议引入辅食的年龄多为4-6月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到6月龄后引入。

具体添加时机得看宝宝有无吃辅食的欲望,观察孩子是否已经对大人吃饭产生关注,譬如:婴儿在喝饱奶后,在大人吃饭时,是否出现眼神固定,盯看大人进食,并出现嘴巴蠕动、吞咽、流口水等动作,如果有,说明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进食需求,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开始添加辅食,而此时宝宝的年龄多为4-6月龄,体重已达7kg以上。

吃饭欲望

002.jpg

辅食质地变化示意图

辅食选择

第一阶段

4-6月龄开始引入婴儿第一阶段食物,即过渡期食物。

给婴儿首先选择的过渡期食物应该易于吸收、满足生长需要,又不易产生过敏的食物。因4-6月龄的婴儿体内贮存铁消耗已尽,需特别注意补充铁元素,选择的食物必须是铁元素强化的食物。通常能满足这些条件的食物就是强化铁的婴儿营养米粉。

003.jpg

建议家长不要自制米粉,或仅仅给孩子喂食米汤,这样保证不了孩子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素摄入。

 添加婴儿营养米粉方法:米粉兑成糊状,用勺喂给孩子,刚开始每次只需要喂小的勺子1-2勺,等米粉吃的比较顺利之后(1),其次再引入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除补充少量维生素、矿物质营养外,主要是训练婴儿的味觉。

其它食物建议添加顺序:菜泥:先加根茎类(比如胡萝ト、山药、土豆、红薯、芋头、南瓜、冬瓜等)→瓜类(丝瓜、黄瓜、苦瓜、佛手瓜、茄子、番茄等)→青叶菜(花菜、西兰花、莴笋叶等青叶菜) →果泥。

 把菜蒸熟或者煮熟之后捣成泥糊状,用小勺喂给宝宝,每次只加1-2勺,连续3-5天后换下一种,这期间观察宝宝的反应,有没有皮疹和腹泻等,单一食物引入的方法可帮助了解宝宝是否出现食物过敏,已经吃过的食物可以和米糊等混在一起吃。

 临床上见有些家长添加完婴儿营养米粉,就会直接给孩子尝试水果,这里建议水果在蔬菜类食物吃过之后再添加。虽然果泥本身的消化没有问题,但因为果泥的味道太甜,加的太早容易挑食,导致其他辅食引入困难,所以一般建议先添加味道较淡的蔬菜类,再添加水果。

第二阶段

7-8月龄后逐渐引入婴儿第二阶段食物,这个阶段的食物应可提供足够的能量与蛋白质,包括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和豆制品。

第二阶段食物的质地、大小粗细均不同于第一阶段食物,如软食(米饭、馒头)、水果片、指状或条状软食(蔬菜、水果、肉类),要较第一阶段食物更粗,不同制作方法与不同质地的食物分开进食(饭、菜),有益于孩子咀嚼、吞咽功能的发育。

004.jpg

提供机会给孩子坐餐椅自主吃饭

引入食物的制作应以当地食材为基础,注意食物的质地、营养、卫生和制作的多样性。除训练咀嚼、吞咽功能外,还应训练孩子喝的能力,特别注意训练用杯喝奶喝水,为幼儿期断离奶瓶做准备。

辅食引入与进食技能训练内容总结

005.png

注意事项

一、7月龄之前辅食加少量,原则是不影响奶量,一天最多1-2次,后辅食量逐渐增多,7月龄后辅食开始当1餐吃饱,完全代替1餐奶。

二、引入辅食量有个体差异,为保证基础营养需要,添加辅食阶段,乳类仍为婴儿营养的主要来源,至少应保证750-800ml/天。

三、添加辅食阶段,宝宝还在学习吞咽半固体食物和熟悉新的味道,所以对很多食物都会表现出拿舌头往外顶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家长不必着急,大部分食物至少要尝试8-15次之后,宝宝的接受度才会变得好起来,所以一定要多坚持。

四、米粉不要兑的过稀,不用奶瓶喂,直接勺喂,不需要吃果汁或菜水,要吃食物本身。

五、菜泥及果泥添加的先后顺序并没有强行要求,上述的添加方法只是为了让辅食的引入更为容易,降低孩子挑食的可能,让肠胃更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