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援赞十九队刘军)坚守使命 书写中国医者好形象

发布时间:2018-03-27 浏览次数(4629)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我很荣幸能代表南石医院参加第十九批中国援赞比亚医疗队,在服务赞比亚人民的这几个月来,我感触很深,用我的医术服务赞比亚人民,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我的崇高责任和义务。”南石医院麻醉医生刘军在赞比亚的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在援赞工作中,刘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赞比亚人民的信任和赞誉,在异国他乡书写了中国医者好形象。
    
    好好工作 不负重托
    
    在国内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非洲战火纷飞,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疾病丛生;而对刘军来说,赞比亚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赞比亚共和国是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这里的人民很热情,对医生尤为尊重。刘军初到赞比亚,走在大街上,一些当地人就会竖起大拇指,用中文向他们问好。当听说他是医生后,更是倍加热情,处处流露出一种敬仰之情。这都缘于我国对赞比亚医疗的长期援助,极大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因此,刘军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赞比亚好好工作,树立好中国医生的好形象,不辜负祖国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千方百计 解决难题
    
    经过当地卫生管理部门的短暂培训,刘军和队友被分配到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以下简称“UTH”)。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制约,这里的医疗物资异常匮乏,工作的开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刚开始时,刘军确实有点不适应。因为工作中要使用的气管导管、牙垫、喉罩都是重复利用的,而且病人所需要的型号常常都不配套。
    “面对无法改变的状况,自己必须努力去适应。”于是,刘军便挖空心思物尽所用,创新工作方法,应对了不少难题。比如在UTH,所有的小儿手术麻醉都是氟烷吸入保持自主呼吸,所以刀口裂开的特别多。因此,刘军在做小儿腹部手术麻醉时用肌松剂来减轻患儿的痛苦,并在手术过程中全程手控;没有电极片,他就在病人身上抹点耦合剂,再用胶布把电极放在耦合剂上贴在病人身上。
    
    创新方法 声名大振
    
    除了适应医疗物资的匮乏,在手术方法上,赞比亚也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异。刘军在工作中,一方面适应当地的医疗环境,一方面积极向当地医生建议降低风险,提高手术效果的方法。
    一次成果的麻醉操作,让刘军成了名人。
    刘军第一次被安排到急诊手术室,遇到一位78岁的女性病人,当时,病人因左下臂坏疽需要进行截肢术。刘军观察到病人为嗜睡状,血氧饱和度只有53%,生命随时会有危险,他急忙对病人行面罩给氧补液。经过与外科医师讨论,病人当时感染严重,全麻有极大的风险,而且术后要送往ICU,ICU却没有床位。于是,他建议尝试臂丛神经阻滞。在没有神经阻穿刺针的情况下,刘军用输液器管和5ml注射器针头连接起来,为患者做肌间沟和腋路双路阻滞。阻滞完成后,经测试,效果很好,医生顺利为患者做了手术截肢。术后,病人情况稳定,血氧在吸氧的情况下维持在85%左右。
    刘军的这次麻醉操作得到了当地医生很高的赞誉。该事件还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播出。他的创新精神感动着赞比亚的同事,也感动着赞比亚人民,更让祖国的人民为他骄傲。
    
    不惧风险 挽救患者
    
    UTH是赞比亚最大、最好的医院,这就意味着这里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也是赞比亚人民在本国治病救命的最后一道希望。
    这里的病人有个特点,就是就诊时机比较晚。特别是各种肿瘤病人都是在国内非常罕见的巨大肿瘤。其中有一位24岁的女性病人,左侧额叶巨大凸面脑膜瘤,医生为其做肿瘤切除术。病人常规全麻诱导插管,生命体征平稳,因为没有深静脉穿刺套件,准备了4路静脉留置针,静脉给予氨甲环酸预防出血。
    刚开始手术很顺利,血压稳定,随着术中剥离肿瘤伴随出血增多,血压逐渐下降,快速输注术前准备好的全血400ml,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手术进展到一半,病人的出血不好控制,紧急呼叫血库配血,血库通知一个小时以后才能拿到血。
    在这种情况下,刘军只能快速补充晶体液,要求外科医生尽量控制出血。当血库将急需的血液送来时,病人的血压已经丧失了最佳控制时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血压持续下降,已经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此时刘军心里非常紧张。但是在南石医院的工作经历,让他炼就了硬功夫:一方面静脉点滴肾上腺素,关闭吸入麻醉药,再次要求血库配血;另一方面告诉外科医生不要着急稳定情绪积极止血,如有比较严重的出血可先用纱布按压,让止血有序进行。
    补液,输血,升压,终于肿瘤被全部切除,病人生命体征又一次平稳下来。当刘军把病人送入ICU走出病房楼时,才发现天色已晚,手术进行了10个小时,但是他丝毫没有感觉到疲惫,因为病人终于转危为安了。
    
    作为一名援外医生,刘军深知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他在赞比亚始终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以良好的作风,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服务非洲人民,以实际行动书写中国医疗队良好形象,展现了河南医疗工作者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精神面貌,为促进中赞友谊,深化中赞医疗卫生合作交流做应有的贡献。
    
    爱在赞比亚 中国援赞比亚第19批医疗队风采录之
    

    今年1月中旬,央视播出了南石医院麻醉医生刘军在赞比亚“自制麻醉穿刺针,挽救病人生命”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