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eral Hospital
0377-63876387
|
||||
本报记者 陈丹丹 民生连着民心,关乎百姓幸福。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直是群众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办好医疗卫生这项公益事业,就是为人民谋利,为百姓造福。然而“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喊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进展究竟如何?下面听听记者采访南石医院院长赵俊祥的实录。 问:赵院长,现在老百姓都说“看病难、看病贵”,您认为,难在哪里、贵在哪里? 答:中国人口基数大,医疗需求旺盛,特别是百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健康成了最大的民生。百姓健康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现在大家也流传这样一句话:健康是1,事业、财富、婚姻等都是后面的0,在1存在的前提下,后面的0越多,生命的价值就越大。所以,只有把健康这个“1”字写好,人民群众的生命才有价值。 然而,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百姓错误地相信大医院,是导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很多居民不管大小病一股脑儿向大医院拥挤,路费、住宿费、托关系,等等,多花了很多冤枉钱,尤其去省会以上的大医院,促使省城以上医院无限扩张,催生了上万张床位医院的诞生,同时更进一步加重了市、县、乡医疗人才的短缺和匮乏,形成恶性循环。 问:您认为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从哪里着手? 答:从国家层面讲,已经提出了“分级诊疗”模式,就是让小病在城市不出社区,在农村不出乡镇,大病在农村不出县,在城市到二三级医院诊疗。但是目前,分级诊疗实施起来很困难,主要是县级医院二本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师极少,市三级医院中“211”的学士和硕士也不多,乡镇卫生院就更不用提了,由于诊疗设备的落后,人才匮乏,导致卫生院诊疗水平有限,许多患者不得不舍近求远去看病,既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也使县乡医院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窘境。 最贴近老百姓的医疗机构,后续人才过于匮乏,要想实现分级诊疗,首要是贴近老百姓的医疗机构(市县乡)要从设备、人才、技术上做扎实,所以医疗人才下沉到县乡是破解“看病难”的第一关。 问:南石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您作为院长,在支持分级诊疗、下沉医疗资源方面,有什么计划? 答:这两年,国家对分级诊疗的实现在两个方面提得比较多:一是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改革;二是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也是想通过改革,让人才下沉来刺激民营医院、社会办医的发展,现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存在自身动力不足,社会资源办医有大的指导方针,但从操作层面看还欠完善。 南石医院作为南阳市的一家三甲医院,从省政府到市政府都给予极大支持、关怀,并寄予厚望。今年12月初,我们通过与中国人寿、香港康健国际医疗集团的合作,其目的就是要寻求一种分级诊疗的路径。向上吸纳香港康健医疗的管理模式,吸纳北京协和、北大第三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助推南阳市的医疗资源向国内一流迈进。同时,也下沉我们的医疗资源到县乡镇,建立一个快速的三级医疗网络转诊体系,把南石医院切实打造成上联北京,下沉县乡的豫西南一所区域性的医学中心,不管是医疗技术、管理、服务方面,都能够叫南阳人民不出南阳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当然,我们南阳地域之大,人口众多,单靠南石医院的能力想把这事办好,很难。但现在抱怨没用,我们先做好自己,起码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优质医疗资源的层层下沉,带动两三个县医院、10到20个乡镇医院,让这些医院确实能在当地担当起小病不出乡镇卫生院、大病不出县的重任,只有疑难病症、危重病症才到南石医院。 问:南石医院的这种“三级医疗网络转诊”创想非常好,这种模式在南阳可以推广吗? 答:可以。如果这种模式形成,我们南阳的三级医院都形成自己的三级网络体系,下沉到县乡去,南阳上千万人口的分级诊疗三级网络就自然生成。 现在国家提的目标是:90%的患者要留在县里。我们南阳能不能提出来99%的患者留在本地,不出市,只有小于1%的患者才到省会或者北上广去?那就大大解决了老百姓去省级以上医院看病贵和难的问题。 其实,老百姓通常所说的“看病难、看病贵”,指的就是到省会以上大医院,尤其是到北上广。因为那里聚集着国家奇缺的医疗资源,人人都想到那儿享受,这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你要硬着去实现,最终换来的结果就是两个字:“难”、“贵”。掏钱多,路途奔波。 问:南石医院与中国人寿、香港康健国际医疗集团合作后,除了带来百姓亟须的“三级医疗网络转诊”体系外,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将会有哪些突破? 答:医院会继续脚踏实地对整个南阳的医疗资源进行分析梳理,哪些专科薄弱,哪些强势,哪些病老百姓喜欢跑省会以上大医院看,我们都会做一个深度分析,并结合南石医院的现状去推进。 肿瘤是危及百姓生命健康的危险性疾病。事实上,现在对肿瘤这个疾病的认识,从国际国内的医疗界看,都在悄悄发生一些根本性的改变,放化疗和手术治疗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正在被人们提出各种质疑和挑战。我们这一次和中国人寿及香港康健医疗集团的结合,首先把肿瘤的治疗放在首位,要移植世界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让老百姓切切实实体会到肿瘤在南阳就能得到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好的治疗。另外,香港的整形美容、眼科、牙科、体检、心脑血管等专科都很先进,我们会陆续引入。 像心血管诊疗,医院已经很成熟了,尤其冠状动脉狭窄,放支架一类的手术,天天都在做,但我们还要引入国际最先进的医疗器械,用国内最好的专家,确保心脑血管病的治疗。 初步计划,医院要花上三到五年时间,在一部分专科的建设上完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把我们的专家资源及时下沉到南石医院所帮扶的县、乡两级,使老百姓真正回归理性就医,自愿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到市里三级甲等医院。这样,也能给医保、新农合节省下来大量的资金,这也是国家努力、百姓期待的方向。 问:南石医院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医院管理方面,有哪些独到的地方? 答:独到谈不上,这两年,医院重点抓的内涵建设。围绕卫计委关于医院等级评审规定项目,尤其是核心项目、“十大指标”、“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等一系列活动,狠抓内涵建设。这几年,社会上对医院也有不同的评价,如一味追求效益、过度治疗、滥用药品等,这些评价的根源在于医院管理。现在离国家要求的医疗机构改革目标还相差很远,医院的发展定位不是很明确,很多医院还在比规模、比楼房、比收入,在扩大规模、增建楼房、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医院的内涵建设往往被忽略了,结果就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 南石医院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开门办院,有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在院患者问卷调查、院外监督员座谈会等,听取百姓意见建议,小到患者及家属在院期间的一日三餐、喝开水、环境卫生等,大到收费合理度、治疗效果等,凡是大家提出来不满意的地方,都要组织相关人员论证改进,并把整改的结果反馈给意见或建议人,充分体现“患者至上”。 另外,医患之间的矛盾大多来自于沟通不到位,对此,医院的做法是对每一名医师建立医患沟通考评档案,不但对专业方面进行考评,而且对医师定期参与的各种培训也记录在案,每名新入职员工,都要进行医患沟通培训,无论语言、行动,都要真诚、温暖,体现医者应有的“仁爱”之心。 南石医院连续多年获省卫计委、市卫计委“十大指标”、“三好一满意”、信息化建设等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医院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编后语:南石医院以合作的模式引入资金、技术、管理等,试图探索一条市、县、乡三级相互快速转诊的医疗网络体系,让百姓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症到南阳三甲医院,这是一次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益尝试。南阳1000万百姓的健康问题能否在当地解决?这是摆在南阳市三级甲等医院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又如何下沉到县乡医院,期待着南阳三甲医院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