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石在ECMO循环支持下,再次成功救治一心源性猝死病人
发布时间:2019-07-02
浏览次数(4911)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近期,南石在ECMO循环支持下,再次成功救治一心源性猝死病人
2019.06.27 游弋 阅读 917
2019年6月18号22:00左右,家住川光厂的赵先生,在晚饭后稍活动期间,突发心悸、气短,心前区憋闷不适,立即前往附近医院,在到达当地医院急诊室期间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急诊人员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待患者心率恢复后,行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只有急诊行PCI+支架置入术,尽快将血管再通,否则患者很容易出现再次室颤、猝死等情况的发生。急救人员将病情详细与家属沟通后,果断就近转诊至有PCI资质的南石医院。并在转运前及时与南石医院做好病情沟通,南石急诊科金海明主任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病情危重,可能需要体外循环支持。立即通知ECMO团队成员,并及时到达科室组织抢救工作。正如金主任所料:患者转入南石时意识丧失、频发恶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金主任结合患者中年男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频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肺功能较差,多种升压药物应用后,血压仍偏低,无法保证有效的脑部血氧供应,急诊PCI+支架置入可能时间较长,如果不能保证患者脑部有效的血氧供应,患者即使能保住性命,也难免会遗留脑功能障碍。如果想更好的救活该患者,只有尝试上ECMO,才有一线希望,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紧锣密鼓的进行上机前准备。

袁培云副主任带领一组ECMO成员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金海明主任组织另一人员进行各种抢救药物的应用
经过大家的努力,于00:10分左右置管成功,ECMO上机约20分钟后(也就是距离患者到达南石医院约1小时)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升。在抢救的过程中金主任提前与心内二科赵明林主任沟通,提前启动导管室,待患者病情稍稳定后。金主任组织大家带上呼吸机、ECMO机器、监护仪、各种抢救微量泵用药,小心翼翼的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进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

深夜中,大家顾不上瞌睡与疲惫,在金主任的指导下带上呼吸机,ECMO等各个管道和仪器,小心翼翼的转运至导管室及时进行PCI+支架植入术

到达导管室后仔细的护师再次查看ECMO的管道情况,确保每一个管道的正常运行。

因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差,出现置管困难。置管成功后造影证实,患者左前降支完全闭塞,历经四个小时,球囊扩张后最终成功放入两个支架。在ECMO支持保障下,整个置管过程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未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ECMO的运转给了患者虚弱的心脏一丝喘息的机会,让心肺功能得到了缓慢恢复。1小时、2小时、24小时、48小时……每小时一次ACT凝血监测,每2小时一次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评估,每24小时一次床旁心脏超声检查,严格的,运转维护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全身抗凝、感染控制、稳定血压、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管路维护、酸碱代谢平衡,每一个环节都在精心调控之中。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日日夜夜静心守护,患者生命体征渐趋稳定,逐步将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减量并停用……于6月24号10:40在ECMO上机5天6夜后成功撤机。
6月24号患者各项指标好转,撤出ECMO,股动脉吻合成功。

ECMO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2016年中国经皮冠脉介入指南指出:高危患者PCI可考虑应用 ECMO。南石医院自2018年引进ECMO技术以来,已成功救治多例危重症病人。
ECMO适应症: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脏骤停,如发现及时,条件允许可尽早实施ECPR
②急性严重循环衰竭: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等
③急性严重呼吸衰竭:感染、火灾气体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肺挫伤等
④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衰竭的疾病:酸碱电解质重度失衡、重症哮喘、溺水、冻伤、外伤、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