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陈丹丹
冬季是脑血管病多发季,中风即脑卒中,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那么冬季,应该如何预防中风的发生呢?近日,记者走进南石医院,采访了常务副院长、南阳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石军锋教授。 问:走进南石医院,喜庆的氛围犹在。听说12月初,南石有个特大喜事,成功与香港一家医疗集团签约。在采访脑中风话题之前,我想问一个关于签约之后问题。坊间最近传言,这次签约是一个超前的大胆决策,是一次智慧创想,您作为南石医院的常务副院长,具体能谈一下双方将在哪些方面合作?短期内能给医院带来哪些收益? 答:主要是在管理、资金、技术、医疗资源等方面合作,这种合作是一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短期内,我们将先从学科建设上进行提升,引进北京协和、北大三院、香港高端美容医院等与香港康健国际医疗集团有合作的多家医院优势学科技术,包括邀请这些医院的专家长期来南石坐诊,以及为南阳疑难杂症患者联系转院等,短期内给南阳的居民带来就医的方便,省去了车马劳顿。 问:您是南阳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学科带头人,请谈一谈脑血管病目前的危害。 答:据中国卒中协会最新公布,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卒中,也就是中风,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人,且每年呈持续上升趋势。 问:南阳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现在患者多吗?中风患者到医院后主要采取什么疗法? 答:现在是脑血管病高发季,患者较多,南石医院脑血管病中心12个病区几乎没有空床。中风后主要是采取溶栓治疗手法,只要发病时间不超过4.5小时,能溶栓的患者一定要溶栓,溶栓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中风的最好办法,错过溶栓治疗期,容易留下后遗症。在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医学界流传最多的一句话是“时间就是大脑”,就是强调患者一定要把握黄金治疗期,及时溶栓。 问:南石医院能在4.5小时内溶栓的患者多吗?另外,南石医院在治疗上到底有什么“绝活”? 答:4.5小时内的不多。主要是人们对中风认识不够,很多人都是在家把时间耽误了。据统计,我国中风发病后2小时内能得到静脉溶栓的不足10%,美国达70%,中风导致死亡率、致死率高的原因是没有把握黄金治疗期,没有找“对”医院。 像南石医院,是将血液检查、影像检查、用药、多学科会诊、外科手术等环节全部打通,形成卒中患者急救绿色通道,患者到院后能获得及时、有效、专业的快速救治。 在急诊科,有一张流动脑卒中绿色通道“专用”床,沿着急诊科向前走,在医学影像科、检验科都可以看到关于脑卒中的“绿色通道”专用标识。中风患者到医院,只要躺在这张“专用”床上,一切检查都不用排队等候,住院手续也可以后续办理,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取时间。 问:您刚才提到的要送“对”医院,主要是送进哪些医院? 答:脑梗发生时,很多患者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就近医院或者家属有熟人的医院,但这些医院可能未必具备溶栓条件,也不一定有针对急性脑梗患者的快速应急机制、绿色通道等,患者宝贵的急救时间浪费在挂号、拍片子、辗转多个科室的路上,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机会很快丢失了,发生残疾和失去生命的风险越来越大。 问:溶栓治疗多久能看到效果? 答:临床经验显示,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在24小时内就可以看到症状缓解,而且可以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患者残疾的几率,并可挽救患者生命。 问:高血压是不是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答:是。在导致脑出血的众多病因中,由于血压过高所致的脑内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病变血管破裂最为多见,即高血压性脑出血。 问:在家里,如何做到快速识别脑梗症状? 答:识别脑梗症状,最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可以让患者测试。第一种是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聆听是否存在说话不清楚或无法说话;第二种是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是否存在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第三种是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如双臂平举10秒钟,两个手臂是否可以同时坚持。患者在三种状态下,有一种不达标,就要抓紧送医院。另外,患者和家属发现脑梗症状切记不可慌张,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以免急救出错。 人物档案 石军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尤其在脑血管病防治方面有较深造诣,并率先在省内推出“颈动脉加压滴注复方脑栓通”、“微创锥颅抽吸加尿激酶引流术”等多项治疗技术,其创立的“综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达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石军锋带领的“南石医院·南阳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已发展为拥有12个诊疗病区、550张床位的集脑卒中治疗、预防、科研、康复于一体的豫西南规模最大的脑卒中防治基地。 石军锋,南石医院常务副院长,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阳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南阳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医学会神经内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会长、国家“脑血管病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承担者,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10余项。1996年应邀出席美国“第四届世界名医名药学术交流会”并获“杰出成就奖”,1997年被录入《中国著名特色专科医师》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