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季节,注意预防
发布时间:2011-12-16
浏览次数(178)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7~9三
个月内,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
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流行性乙脑的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类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流行性
乙型脑炎可以并发以下疾病:
1.支气管肺炎多见于重型患者在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昏迷患者易发生肺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时可引起肺不张。
2.口腔感染不注意口腔卫生及不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可发生口腔溃疡。
3.其他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败血症和肠炎大肠杆菌所致泌尿系统感染等。
4.褥疮较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如不注意经常变换体
位易在枕骨后及腰骶椎部位发生褥疮。
预防乙型脑炎做好以下工作:
1.灭蚊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同时注意消灭幼虫。此外应使用蚊帐、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2.人群免疫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3.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搞好家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
4.搞好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注射乙脑疫苗效果明显,保护率高。疫苗接种后,大约40天左右才产生免疫力,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在乙脑流行季节,用大青叶、板兰根、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有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增强孩
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及时发现病人,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相关链接
李全敏,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市医学会儿科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5年。先后到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进修学习。专长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新生儿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