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授予赵俊祥“模范院长”称号
发布时间:2015-09-17
浏览次数(4430)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5月中旬,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共同主办的“201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五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先生、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局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陇德院士等领导及全国新脑血管病领域著名专家、300余家医院领导和专家等共计50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表彰了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突出贡献专家、模范院长、示范基地单位。
赵俊祥获“模范院长”荣誉。他也是南阳市惟一获此殊荣的院长。
28年曲折发展,以先进诊疗技术换取金牌口碑
1986年6月,赵俊祥院长主持新厂医务所(南石医院前身)全面工作。上任伊始,他走北京、访河北、问上海,心里快速形成了脑血管病专科的雏形。1988年3月,30张床位、使用面积300平米的脑血管病科成立了!
1992年5月,经南阳地区科委批准,南阳脑血管病研究所在该科基础上成立,南石脑血管病专科主力队员石军峰任所长。
2004年,脑血管病科已经划分为5个病区。2007年,划分为8个病区。2008年1月,脑血管病专科被河南省卫生厅批准为重点专科,3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南阳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介入河南培训基地”。
2011年,南石医院成为全国99家卫生部脑卒中防控基地医院之一,河南省也仅8家基地医院。时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部长一行莅临南石医院亲自授牌。
该中心对技术的追求更是精益求精。1989年“扎脖子”治疗技术治愈大批脑血管病患者,一时成为坊间传奇神话,紧接着,又率先在我省开展微创锥颅血肿抽吸技术、全脑血管造影技术、动脉溶栓技术及血管介入技术,2014年6月,完成了南阳市首例脑血管病搭桥术。2015年4月,完成南阳市首例颈动脉剥脱术……该中心曾承担国家阶段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施的综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已收治全国各地患者几十万例,治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来南石看病让人放心,我父亲、我岳母都是急性脑血管病,在这里治愈后,没有任何后遗症,现在,他们都能给我带孩子。我朋友37岁,突出脑溢血,住院十天,这两天准备出院……”来南石看望朋友的尹先生说。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口碑!南石医院应患者需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去年扩展至11个病区,床位近600张,即使这样,仍显床位紧张。
面对记者采访,赵院长说:“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把工作做好”
作为模范院长,赵俊祥在会议中成了记者眼中的“香饽饽”。
在新闻直播间,赵俊祥院长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周刊等多家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
“作为基地医院中的模范院长,在卒中筛查治疗中,一定有很多独到的地方,我们想就此话题听听南石医院的具体做法。”记者首先抛出他们最想了解的话题。
赵俊祥院长说,脑卒中的危害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是南阳市首家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脑卒中筛查基地,深感责任重大,历年来采取宣传与筛查并举的办法,让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各病区主任分区划片,对目标筛查地40岁以上居民全部登记检查,为每一位筛查对象建立筛查和干预登记(电子及书面档案),分清高危、中危、低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要做到半年、一年、两年各随访一次,每次有随访结果,并进行干预性治疗,在防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确保百姓身体健康。
赵院长最后强调:真正做好脑卒中的筛查与治疗,功夫在平时,唯有脚踏实地,上级任务执行不走样,先进技术勤学多实践,才能把工作做好。
南石医院于2012年被列入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当年,总筛查2万人次,二机厂、二胶厂1万人,安皋乡1万人;2013年总筛查1.2万人,其中,油田6千人,王村6千人;2014年筛查6千人,其中电力系统3千人,陆营镇3千人;2015年,计划筛查不低于6千人。
做借智借力的推行者
一个团队的目标,有时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敖”璞东风火烧赤壁,“借”专家加快发展。
南石客座教授吉训明在今年的脑卒中大会上说:“脑卒中防控的重点在基层,基层医院是脑卒中防控的最前沿主力。我们可能通过一个远程网络把所有基层医院连接起来,专家在一个点上做一个宣传,全国的基层医院可以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谈,发挥我们专家做科普宣传效率高的优势,也使基层医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阶段的宣传,在第一时间内使基层的医生得到指点。”
南石已经先人一步做到了这一点。为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南石脑血管病中心每年开展全国性的学术交流会5至6次,荟萃国内脑血管病专家与会授课,现场会诊讨论手术。
2011年,南石医院成立博士生导师工作站,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博士生导师吉训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病理室主任卢德宏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吴中学教授,北京宣武医院血管超声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华扬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贾建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纪树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神经学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苏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史锡文教授等正式应邀加入博士生导师工作站,长期对南石脑血管病的科研、教学、诊疗手术工作进行指导,对医院危重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关心医改,重视健康教育,让百姓看得起病
近日,医改消息风靡媒体。早在今年初的河南省“两会”上,赵俊祥就针对下一步医改方向,对众多媒体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希望降低药价,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让百姓都看得起病。
在一年一度的国家脑卒中大会上,赵俊祥院长就公立医院改革话题再次接受记者采访,他说:公立医院改革要凸显‘公益性’,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他还说:“要快速斩断以药养医利益链,适当提高医院治疗费、护理费,让医护人员靠技术和服务吃饭,同时也可以激励医护人员用心学技能,提升医疗队伍整体专业素质。”
赵俊祥院长在答记者问时,针对宣传教育问题,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目前,国民的健康意识普遍较低,据相关调查结果得知,我国每100个人中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尤其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只有4.66%的人有正确的意识。
据王陇德院士在卒中大会上说,脑卒中在中国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400亿元,下一步,我国第一个出现“进喷”甚至“海啸”的慢性病就可能是脑卒中!
“在脑卒中宣传教育方面,需要政府医疗机构齐努力,建立长期的宣传渠道,让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工作成为人人主动参与支持的自觉行为。”在答记者问时,赵俊祥院长特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