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General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专家谈(之二)抓好“防”“治”关 减少心脑血管病

发布时间:2016-01-08 浏览次数(4137) 发布来源:南阳南石医院
    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的脑卒中患者已超过700万人,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患者死于脑卒中,平均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脑卒中而死亡。卒中“可防可治”,听听南阳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专家怎么说。
    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王相阁:河南省医学会南阳市介入治疗分会秘书,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于199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主要擅长脑血管造影检查、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急诊动脉溶栓及动脉支架开通手术治疗。主持组织的“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获南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主持组织的“急性脑梗死急诊动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获南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及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对于无禁忌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除静脉rt-PA溶栓治疗外,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以其目的性强(可以明确找到血管闭塞位置并且可以直接针对闭塞区域采取治疗措施)、再通率高及全身并发症少等特点而逐渐被医学界专家认可,尤其是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最近曾在新闻联播上推荐。
      特别是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尤其是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经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及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目前我科全年备有动脉溶栓治疗及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材料及设备,随时可以为该类患者进行急救。但对于大动脉严重狭窄患者,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可以大大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电话:13598202706
    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
    朱新臣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参研专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南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对脑血管病和神经科杂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溶栓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脑血管疾病(即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国内外公认超早期溶栓是急性脑梗塞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所谓溶栓治疗就是使用药物使血管内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挽救缺血频临死亡的神经细胞、减少脑梗死面积,从而避免或最大程度地降低残疾的发生。
    溶栓治疗必须在溶栓时间窗内进行,是指发病3~4.5小时以内,多数患者因院前延误、到达医院时已超过溶栓时间窗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另外,溶栓治疗应在有条件的医院(建立了溶栓绿色通道的医院,患者入院到应用溶栓药物在1个小时内完成)、经规范培训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按照指南进行。目前全国只有不到2%的脑梗塞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溶栓治疗。
    电话:13838789875
    高血压的危害
    刘朝峰:
康复医学科病区主任,  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专业,从事神经内科专业12年,南阳市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进修于省级以上医院神经内科及高血压专科,特别是对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有独到之处。
    高血压是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失眠(眼底疾病)和大血管病变的罪魁祸首。目前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还无法治愈,所以良好的生活方式,因人而有效的治疗是高血压病人最明智的选择。高血压常见靶器官损害:心脏、脑、肾脏、血管、眼底。
    高血压更易发生脑卒中。60-70%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血压升高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造成血管壁损伤,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硬化。由于血压升高时,脑血管反射性收缩,血压长期持续升高,造成脑循环调节紊乱,小动脉壁变性,或中动脉脂质沉积,粥样脂质斑块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即可能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当血压过高时则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电话:13782039539
    冠心病看似简单实际很麻烦
    邹克勇
:心内三病区主任,南阳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南阳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曾在北京朝阳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深造。
    冠心病非常常见,危害也大,但大家对其还存在不同误解。
    冠心病一般包括五种类型。第一种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型,也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心肌缺血,但患者并无明显心脏感觉,只是心电图或者其他检查发现的。第二种为比较常见的心绞痛,主要表现为间断胸痛、胸闷、憋气,有时伴出汗,少见情况为牙痛、咽喉发紧、腹痛、浑身乏力,一般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后即可缓解,此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心肌梗死为第三种,心绞痛多数表明血管出现了狭窄,但尚未完全堵死,心肌梗死则表明血管闭塞了,症状更重、持续时间长,多数超过半小时,伴发汗、乏力、心悸等。第四种为缺血性心肌病型,则主要因为冠心病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引起呼吸困难、憋气、食欲差、脚肿、心慌等。最严重的为猝死型,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可能是几分钟之间即可引起死亡。
    冠心病要做到“五防”。第一防发病。第二防事件,即要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第三防后果,发病后要及时送正规医院。第四防复发。第五防心衰。
    总之冠心病看似简单并不简单,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同时要正确对待,重视,但也不能背上包袱。
    电话:13937744228
    脑血管病后遗症康复治疗最易走进的误区
    王建辉
:康复医学科主任。河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中华医学会南阳分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南阳市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于脑卒中、颅脑损伤以及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及治疗工作,尤其擅长脑卒中、颅脑损伤以及脊髓损伤等疾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脑中风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并发症是它的特点,幸存者中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偏瘫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矫正,但是错误的认识和不规范的方法容易使患者走入康复误区。
    只求抢救,忽略康复治疗。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中风患者的急性发作期之后,家属还没有认识到中风会给幸存者留下什么样的后遗症,只是觉得能捡回条命就很好了而忽略康复。其实,中风患者病情一旦稳定,很快就需要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康复介入得越早,后期偏瘫的几率就越小。
    所以,不管病人采取何种姿势,不管是平躺位还是侧卧位,都要保证病人患病侧胳膊可以伸直,腿要有适当的弯曲弧度。必要时可以将患者的肘关节和膝关节人为垫高。为什么中风患者患病侧无知觉的肘关节和膝关节需要特别地逐一摆放呢?是因为,软瘫期只会持续3到4周时间,此后患者患病侧的肌肉张力和神经感知功能均会有所恢复,进入为期半年左右的恢复期。患者的肌肉恢复了力量,上肢肌肉主要是屈曲的力量,下肢肌肉则是伸直的力量。如果在此时不注意肘关节和膝关节的摆放问题,到了恢复期就有可能加剧肌肉的不当收缩,诱发“胳膊伸不直,腿不打弯”偏瘫症状的形成。
    电话:13849709825